第一百五十五章 种因得果论宿命(2 / 2)
曹晶晶也感叹道:“出生在集体性质的社会之中,与名利二字,永远脱不开关系,哪怕是淡泊名利,也只能在自我的精神修养上得到建立。”
时分、时秒亦是不由点头。
而其余人,比如风沙燕、风星潼,则是不明所以,不知道这帮人为什么突然讨论到“哲学”的范围去了。
对于这种不切实际的问题,他们俩都只有一个感受:吃饱了撑的。
不
一会儿,众人来到了参赛场地,而这第三轮第一场的比赛,就是由冯宝宝对战萧霄。
“那个萧霄怎么穿得像是个说书人?”曹晶晶昨晚也见过这家伙,但因为不认识,所以没有过多在意,可现在与冯宝宝对上了,那么自然得了解下。
“说不定真的是说书人,又或者是说相声、讲小品的。”
孙明饶有兴趣的说道,“他肺腑之呼吸,比常人要强健不少,应该专门锻炼过肺部,所修行的练?之法,主要走肺部所包含的经脉。”
“有见识!”
风沙燕拍手,补充道,“这人平时的职业,就是说唱,会擤气的功夫。”
张楚岚不解:“擤气?”
“听说过‘哼哈二将’,郑伦、陈奇吗?”风星潼笑问道。
“封神演义?”
张楚岚惊呼,“这不是杜撰的吗?难道真的存在?”
“确实存在。”徐四解释道,“当然,封神演义这件事,也确实在历史上发生过,这是根据一些异人的特殊能力确定的,比如这萧霄的擤气,就与那哼哈二将非常类似,据说就是传承于哼哈二将。”
时秒疑惑:“有明确的证据吗?比如,从商朝传承下来的甲骨文资料之类?”
徐四愣了一下,哈哈笑道:“这倒是没有,都是拥有与《封神演义》中所描述的相似能力的异人的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目前也只能这么定论。”
“那你怎么确定封神演义真的发生过?”时秒感觉这实在是太不严谨了,毕竟《封神演义》一书成书于明朝,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对百回本《西游记》的诗词颇有借鉴。
而且两者都有“宿命论”,但呈现出来的方式不一样。
《西游记》因果宿命,是朦胧的,让人觉得符合逻辑,甚至是理所当然。
举个典型的例子:乌鸡国一难,那国王会遭难,就是因为他将灵吉菩萨变化前来点化他的凡人给泡在了水里,所以可以当做是被报复了,让他也被泡在水里。
若是以书中孙悟空为例,就是因为他学了本事,狂妄自大,强取定海神珍铁、索要披挂,下地府后,阎王意识到他的本事后,是放低姿态,表现出宁事息人的态度,可他直接发怒,强销生死,最后惊动玉皇。
上了天后,玉皇先是封了他个小官,希望他先积累资历,慢慢升迁。
孙悟空发现自己官小,觉得玉帝看不起他,就生气跑了,然后跟天庭的先锋队干了一架,玉皇意识到了孙悟空的武力,又听太白金星的建议,封了个齐天大圣的官职,希望他安神定意。
只可惜,应了西游作者那第四回的标题: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心不知足、意不安宁。
孙悟空想要更多,开始偷蟠桃、盗金丹、窃玉酒,搅乱了蟠桃大会,大闹天宫,所以最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压在五行山下。
不提其中的“心猿意马”之类的心性修持之类的说法,从故事的逻辑性与宿命论角度去看,就是一报还一报,咎由自取,仅此而已。
而《封神演义》呢?
给曹晶晶的感觉,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周乃天命所归。
这就是封神的宿命论,一开始就强行按上了一个既定的宿命,即,与西岐对抗,就是不识天数,根本没办法反抗,要么投降倒戈,要么上封神榜。
整体剧情逻辑,就是按照这既定的“周代商”的宿命来进行,不能违抗,否则下场老惨了。
而西游呢?
虽然整体上看,也是宿命论,且“西游”二字,也给出了一个既定的宿命,但剧情整体的逻辑却是完全说的顺畅的,书中一切人物所遭遇的命运、安排,都是他们自己咎由自取,种下了什么因,得到了什么果,如是而已。
因此,在此时的充满吐槽欲的曹晶晶看来,要她相信《封神演义》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还不如相信孙悟空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呢。
西游的剧情,可以让人有无限的遐想,比如,孙悟空要是心足意宁,是否还会走上西游之路?
而封神演义呢?
给不了人任何剧情上的想象,因为历史上,周代商是事实,要基于这一点儿进行创作,就限制死了想象的空间。
这也是曹晶晶不相信《封神演义》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原因,从逻辑上来看,封神演义这件事就还真的是许仲琳按照“周代商”这一既定的事实而创作,其中的剧情逻辑硬伤一大堆,唯一值得人去臆想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法宝了。
哪怕异人也是组成这片土地历史的一部分,但曹晶晶敢肯定,这“封神演义”绝对是那一小部分的异人给自己的祖辈贴金,或者说,是那一小部分的异人“碰瓷”封神演义里的人物。
不提其他,就问问这龙虎山的老天师,有着历代天师完整传承的他,承不承认道教的前身是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