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第五十五章(2 / 2)
入皇室并非她愿。这几年过得不舒心,自从前不久见到父亲,她很是后悔没听父亲的话,如果当初留在凉州嫁个军将,便是夫君战死沙场让她守寡,也好过在宫里过这种磨人的日子!
可是她已经没了后悔的机会。她只能硬撑着精神等待大理寺的结果。
大理寺卿却是头疼至极,因着刑部献俘后,大卫皇帝赐了这些人汉人衣冠,赏了房屋田宅。虽说是审问,终究不能像平常提调犯人那样粗鲁。
大理寺和鸿胪寺的典客署借了四个译语人,十来日皆是听到叽里呱啦的话,始终没得出什么有用消息。
没得出任何东西来似乎才是正常。顾家的军功并未染瑕。
而此前被罢免的两御史也被拎到大理寺寻问了一番,与一众弹劾顾林生的官员一样,尽说是风闻,至于是何人指使,皆说无人指使。
好像一场闹剧。
按说该立刻结案,偏是傅祯又给大理寺卿下了一道口敕,务必仔仔细细把事情原委查清楚。于是,大理寺卿又惴惴不安地没敢结案,依然在审。
大理寺继续审,顾林生就得继续留京。
长安城的夏一向热得很,常有君臣一同去骊山行宫避暑近百日才返回宫城的旧例,傅祯幼时随先帝也曾去过骊山,只是后来他登基之初,朝事一向不如意,太皇太后又身体欠安,便就没有离开过长安城。如今他也懒得去,只是用冰用得多。
富贵之家皆在冬季贮冰,以备来年夏日所需。
裴宅里正有仆从搬着冰往里送。
裴翊人老了,却贪那一味酥山和饮子,之后摇着蒲扇看郑得送来的信。
郑得没给他留面子,直抒胸臆埋怨他老糊涂了。小皇帝从前被太皇太后压得过久,长大了又嫌他们这两个老不死的碍事了。裴翊又不是没意识到这点,偏是上赶着去触他霉头,是不是还要像从前先帝就给他的那两个辅臣一样,动用封驳权公然封他的圣旨?
眼看着他借整顿京防一事,逼着兵部尚书从十二卫中抽调禁军扩充羽林军,从最初的两千羽林军增到八千,就要赶上十二卫的兵力。单是一个长安城就有两万亲卫攥在他手里,裴翊和郑国舅这种非权臣而仅仅是重臣的相公根本制约不了他的皇权。
然而裴翊为了稳定朝中地位,不跟郑得商量一句,居然借着吏部尚书丁忧之机提议调顾林生为新的吏部尚书。
国朝常有出将入相之旧例,难保小皇帝不去想裴翊是要让顾林生入省。
那有着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份的文融就是今上的一条实心走狗,才平息了立傅昊昀为储的风波,转头他又摸准圣意给他们一击。
顾林生如期离京已是天大幸事,这下好了,凉州大都督府的军务因一场勾结吐蕃的风闻被紧急交割,现如今顾林生就挂着一个辅国大将军的衔,没下狱都是皇恩浩荡了。
裴翊倒好,自己躲在宅中得清静,他要和今上耗,郑得却等不起了。
凉州大都督的实职既已不在顾林生手中,那里的军务也不可能只有大都督府的长史料理,宜应尽快择定新的军将理事,以免边关不稳。
不是催大理寺卿尽快查明真相还顾林生清白重回凉州,而是郑得只能劝裴翊别再缩在家里,而是选新的军将接任凉州大都督,以消圣怒。
裴翊灌了一碗饮子,觉着嘉定十一年的夏不热了。
中书令和门下侍中的身子都好了。在紫宸殿里给皇帝陈述了一番凉州军务的重要性,又说让凉州大都督府的长史升任凉州大都督,如此,不致临时调将不熟悉凉州军务,也能让顾林生安心在京中解除有负圣恩的嫌疑。
傅祯听罢,却说:“辅国大将军乃我大卫名将,如今是得胜还朝,便是有疑,却无结论,卿却让朕在这个时候更替大都督,岂非让人说朕容不下功高之臣。”
裴翊叉着手回:“陛下英明决断,只为凉州稳定,百姓安康,他们定会感念陛下隆恩,又怎会生怨怼之语。”
文融立刻追了一句:“此乃陛下英明决断。”他已经得罪了皇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