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第49章(2 / 2)

加入书签

“今早在登船前,我见你出去了,是给大人熬药的吧,也不知熬药费不费功夫,我们这船简陋,没有灶台砂锅,不会耽误大人喝药吧?”

原来是这事。怀墨听闻余大心细,没想到连这等事都想到了。不过郎君喝的的确是药,但此药非彼药……

再开口时,怀墨露出笑意:“余大哥,难怪署役大哥们都佩服你,竟连熬药这种小事也考虑到了……不过,你莫担心,我家郎君喝的药不用熬煮,用不到灶台砂锅的。”

“哦,是这样……”余大愣了愣,脸色变得更加奇怪。

“余大哥,你怎么了?”怀墨偏头看他。

余大这才缓过神,下意识道:“没,没什么,你好好照顾大人,我先忙,忙去了。”话说完,便仓皇离开。

怀墨目送他下了船舱,才拍了拍脑门。他好像愈发晕了,不然怎会觉得余大的背影瞧着,竟有些惊慌失措?

船行了不久,日头渐渐升起来,远空露散,平野烟收,水面粼粼波光,一时风物如画。眼下,除了闫风识所在的船只,河面上另有不少渔船货船穿梭,繁忙的船队打破了晨起萧瑟,闫风识望着船行漾开的清波,脑中却想起昨夜见到的那一幕。

那座府宅,曾经昌平公主的宅邸,破败到那般程度实在他意料之外。关于昌平公主的传闻,虽然京中一直列为禁谈,但他出任大理寺少卿之后,在翻阅典籍档案时,还是或多或少知道了一些。档案中记载在昌平公主去往封国之前,曾多次往返禁庭,关于缘由,坊间流传的说法是当时太后重病,昌平公主心挂太后病情才多次出入宫廷。然而他查询了医正署诊籍,那段时间并没有太后医诊的任何记录。昌平公主出入宫廷的原因不明,而她前往封国,及之后愕然薨逝后太后的反应亦相当奇怪。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太后对这唯一女儿之死不闻不问?即便贵如太后,到底也是一位母亲,普天之下,有母亲对子女生死也弃置不顾吗?

清风徐来,河面上荡开一层层涟漪,闫风识眼映波光,嘴角却挂起一抹嘲讽笑意。

有的,他心底道。

父母爱子,推燥居湿,咽苦吐甘,乃是书中规劝庶民之辞,但他深刻知道,这世间,有的母亲不光视子女为人生之耻,还会辱他,骂他,打他,甚至恨不得他从未出生。

---

一路无波无澜,夜半时分,船终于在下一个渡口靠岸。如闫风识所预估,这里已经离开长沙郡,而到达武陵郡境内。因这趟乃秘密出使,所以并未惊动地方,眼下,这条恍若一般客船的小船徐徐靠岸,码头的津吏只草草检查一番,便命令放行。

闫风识让几名署役留守在船上,自己则带着船夫及余人役人下船。这船夫是闫风识托刘老伯介绍的,也是荆州本地人,对荆州内各条水道都颇为熟悉,更多次往返三仙河流域,听说闫风识一行要临时雇个船夫,报酬丰厚,便忙不迭答应。

武陵郡下辖五县八乡,而此地正是武陵郡通往长江的一个渡口。虽不及郡城内热闹繁华,但码头上依然熙熙攘攘,有小贩挑着扁担叫卖。临近码头的小道两旁,亦开了不少店肆,吃食、药材、杂货应有尽有。考虑到未来几天可能都待在船上,闫风识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