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秦国覆灭的真相(2 / 2)
从东海回徐州的路上,易承见到了不少在路上艰难前行的秦国百姓。
这些人大多面容枯槁,衣衫褴褛他们都是各地征发前往修建长城的民夫。
都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座建筑是中国文明辉煌灿烂的象征,可实际建造这座万里之城的过程却并不是那么辉煌灿烂,相反,城墙之下是无数百姓的血汗。
东海到徐州,一共经过六城四县,村落更是有近百个,放眼望去,民生皆凋敝,大多数农户家中都没多少存粮,平日里都吃些糠皮野菜,或者下地捉些虫蛇来吃。
易承有些感慨,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在他的记忆中,这些老百姓的生活还不至于困苦到这种程度,特别是七国纷争的中期,他那时候所见中户人家还有不少余粮,可堪吃上两年,就算是下等户,家中一般也都能留够下年稻种和三月盈余。
可是如今一百年过去了,百姓的生活非但没有变的更好,反倒是越发困苦起来。
在张良看来,这一切的原因,都归咎于暴秦统治,只要推翻了暴秦,一切才能好起来。
可在易承看来,虽然秦国的统治确实有酷毒之处,不过造成如今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时代是刚刚结束的战国时代。
悉数前面几十年,光是易承所亲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有十几场,更别说七国在近百年时间里一直在打了。
打仗就要消耗,打仗就会死人,中原原本积累的人力物力都在这近百年的战国纷争中消耗殆尽。
易承不知道这个时代全国具体有多少人口,当年重生成成?时,他虽查阅过各州府人口名册,可那时秦国还未统一,他只能用秦国的城市去推断全国的城市人口。
那个时候,七国人口加在一起大概应该有三千二百万左右。
如今百十年过去了,易承又查过沛县的县志徐州府的州志,再次推算,秦国的总人口,满打满算,恐怕只有两千余万。
人口锐减,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易承记得在巨子时代,那时候女子还有守寡的风气,可在现今的秦国,只要丈夫亡故,女子就算是想要守寡,国家都不会同意,只会强制配婚,以诞育子女,原因无他,一切为了增加人口。
关于政府的这种暗地里的规定,易承其实也有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