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第1期-上种地团热血奋战稻田第3天(2 / 2)

加入书签

陈少熙:“硬菜。”

何浩楠:“够硬。”

经过一上午劳作后,饭菜吃起来格外香,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盒饭,而是丰收的奖励。

赵小童看了远处一眼,打开盒饭开始吃,手臂上和脸上都沾了些泥。他穿的是红蓝格子劳保服,他旁边的鹭卓穿的是红色格子劳保服一样,再过去是绿衣服的卓沅。

李耕耘还是那件黑红格子劳保服,一头齐刘海短发显得格外憨厚,他含着一大口饭,“为什么这个米很香?”

卓沅:“不知道。”

李耕耘:“你看我这,这样我都吃了好几口。”边吃边点头。

卓沅问:“可以再吃一份吗?”

李耕耘:“真的,我感觉可以给我们每人都两盒,一盒根本不够吃。”他旁边的王一珩跟对面的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赵小童吃得很快,一直没说话,估计再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收割,也真的饿坏了。

李耕耘:“我再来碗汤应该就饱了。”

卓沅:“哥,帮我拿一个。”他对李耕耘说。

李耕耘:“OK。”他对对面的人说,“我怕我技术不好会踢到你,昊昊,”他对李昊说,“昊哥,你把它稍微拿起来一丢丢。”

李昊:“如果走这边,好像也能走过去的嚯?”他说话常常有粤语常用的尾音,他指了指旁边。

李耕耘:“‘死’昊子你看。”

众人笑了。

鹭卓:“李昊总是这样说话。”

大家都深以为是,觉得有点搞笑。

王一珩:“‘死’昊子哈哈。”

这顿午饭真是百感交集,大家还不太熟,有些客气,但又一同经历了几天艰辛劳作,遇到了很多问题,也一起想办法解决,这时坐在田埂安静吃饭,拖着疲惫的身心短暂休息和放松片刻,是很难忘的瞬间吧。

在短暂的午饭时间后,还有大片水稻待收割,稻谷已经成熟,不能再耽误了。

赵一博:“吃完了吗各位?”

李耕耘:“我吃饱了。”

李昊:“开工,开工!”

何浩楠:“走走走,赶快。”

李昊:“走。”

(14:00)

机械组和镰刀组分头行动。

赵一博还是在田边帮忙留意情况,“小童,你要接着干这块地,还是去那边?”

赵小童指着前面,“把这个移一移,咱们换个地,收割机。”

赵一博:“这一块?”

赵小童:“对。”

赵一博:“行。那我去给你看路。”

(主力收割机,继续投入工作)

赵小童启动机器,一秒进入工作状态。

赵一博紧张观察着,但稻田似乎不太乐观,一道道水沟混着泥浆,几乎成泥潭了。

赵一博两手挥动示意,“方向!”

收割机在泥地里晃了几下,赵小童咬牙操作,很快再次陷入了困境。

(陷入泥潭)

赵一博喊:“小童!”把手放在嘴边扩音,“小童!”

远处的李耕耘抱头观看,也紧张起来。

(机器噪音过大,听不清外部声音)

赵小童显然没听见,继续开着摇晃的收割机,想往前面去。

赵一博继续喊:“小童!别往前开了!越陷越深!”

赵小童还是没听见,继续操作机器,履带压过泥潭,机身摇晃得厉害。

赵一博对李耕耘说:“你看,前前后后肯定又陷了,”他“哎呀”了一声,“我去跟他说吧。”

赵一博尽量靠近收割机,赵小童还在努力尝试,机身倾斜,机头几乎埋到土里了。

赵一博指挥,“走,”他示意往后退,“走!走!”

他的意思是往后退,不要再往前了,但赵小童没理解他的意思,机器往后退了一下又往前开。

赵一博直抱脑袋,“哎呀别往前开了。”

钱师傅看着前面,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没说。

赵一博继续喊:“别往前开了!别往前开了!越陷越深。”

收割机从泥潭退上水泥做的马路口,两条履带攀到路边上了一半,但机头还在田里,此时机身已经非常倾斜。

蒋敦豪:“可以,让开。”他叫旁边人的走开。

赵一博起身,“不行,那个坑现在已经很大了。”

果然,收割机冲不上来,又溜进了泥潭。

李耕耘和王一珩坐在水渠上看,其他人也不会开收割机,只能旁观。

蒋敦豪和赵一博在商量如何解决。

蒋敦豪:“是不正吗?你把它,让它再回正一下。”

赵一博:“是因为刚刚其实第一把,一把倒就倒出来了,”他跟蒋敦豪解释,“但是你这样前前后后那个泥坑就越来越深,那样子的话,”他指着路口,“那个台子就越来越高,根本就上不来,我就说就一把就出来了,就别一直这样(前后),就没办法的。”

他们在说话时,赵小童还在一直尝试,往田里开了一些,然后再退到路口,来回尝试了几次,还是上不去。

一旁几位司机师傅看着。钱师傅旁边的是柯师傅。

钱师傅:“真的,不动脑子的。”

钱师傅有经验有技术,但毕竟赵小童是新手,而且遇到这种水田,确实有点难度。

赵小童停下机器下来说:“冲不上去,”他寻求帮助,“师傅,我这个是,我这个是原路上好,还是再换个口上?”

(请教钱师傅)

钱师傅:“刚才不是给你打手势了吗?那你要这样搞,我也没主意。”

机器已经陷在泥里,陷得很深,钱师傅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赵小童:“我没看到主要是。”

钱师傅:“那你自己想办法怎么上来。”

这句话激了一下赵小童,但他还保持着冷静,转头跟会开收割机的赵一博商量:“我刚才,我觉得两种(办法),一个是在前面掉个头从正面上。”

正在想办法的赵一博一时没听清,“啊?”

赵小童:“从正面,因为正面前面这个斗重,所以我刚才在倒的时候,它斗往前沉,所以其实不是后轮陷泥,是前轮陷泥,它重量在前轮。”

(车头过重选择正面上台)

赵一博也拿不准主意,“你问问师傅有没有可行性,我觉得。”

两位师傅就在后面,陈少熙和蒋敦豪一人一边站在师傅旁。

赵小童没看,“他已经不想告诉我了,没事,我自己来吧。”边说边走。

赵一博:“但你得自己问,你是因为不听他,他才不想告诉你。”

赵小童憋着一股气,耳朵都红了,他决定自己试一试。

(决定用自己的办法)

钱师傅和其他人担忧看着他。

赵小童很快启动了机器,在田里掉了个头,从正面开上台子,但由于刚才轮子把泥坑压得很深了,履带努力攀爬,还是上不去,而且机身倾斜更厉害了,开动时前后不停晃动,他在驾驶室内也晃动严重。

“咣当”一下从车上掉下一条黑色条状物。

(零件掉落)

接着“咔”的一声,机头磕在水泥台子上,众人心都揪了起来。

赵一博连忙过去,“不行!撞到了,不行!”

(掉头后仍无法上坡)

赵小童操控机器杆,升起收割台,想再次尝试一下。

钱师傅看不下去了,双手抱胸走过去,“你开飞机啊?”

赵小童表情更严肃了,抿着嘴,似乎脸都憋红了,但他还是冷静把机器停下,跳下车,“我看一下。”

走在泥潭里,深一脚浅一脚。

他看了一下路台,问赵一博,“刚才是压到了吗前面?”

赵一博捡起一块东西,“这撞到了。”

钱师傅看着,但没说话。

(→车身的碎片)

赵小童:“蹭到旁边了?”

赵一博:“对对。”

赵小童走到另一边去看机头。

赵一博:“有点磕坏了,磕弯了。”

钱师傅也过去看,还是没说话。

赵一博:“这撞坏了。”

赵小童:“我一会拿着铁给(修修)。”

钱师傅终于说了一句:“这不是坦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些年轻人,估计没有见过这种阵仗,也从来没遇到过这种问题,不知道怎么应对。会开收割机的不知怎么办,不会开的更加无法提议。

赵一博和赵小童看着机器,一时沉默。

赵一博:“这撞坏了有点。”

钱师傅:“没事,撞坏了花钱嘛。”

赵小童:“行,我一会修一下。”

赵一博回到路边,“怎么修呀这个?”

赵小童:“我先把这块给填一填。”他一边说一边把路口磕碎的水泥尽量弄平。

(试图修补斜坡)

钱师傅:“这个、这个不是坦克。”说着捡起地上一个黑色物件。

赵一博:“这个是啥?上面的皮条吗?”

赵小童弯着腰继续补路。

(埋头修理)

钱师傅:“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开车的,你们开小车,四个轱辘的都是这样子开的?”他摇了摇头。

他说话时没有很大起伏,是很平稳的语气,但在赵小童听来可能不是很好受,一直没跟师傅对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