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34童蒙启智录(2 / 2)

加入书签

茴香闻言,用力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毓心看茴香一副脸被憋红的模样,没有再多解释。

有一些情感,不是光靠嘴就能说出来的。

每个人心底都堵着一块石头,一边为刘阿婆的死感到惋惜,一边又为那个孩子的新生感到庆幸。

元辞章感受到肩膀上传来的湿意,伸手将李意清抱得更紧了一些。

像是想要将她融入骨血。

“婆婆并未因自己的死亡遗憾,那个孩子会活得很好,”元辞章的唇靠近李意清的耳边,“意清,我向你保证,那些匪徒,我一定全部绳之以法。”

李意清轻轻地“嗯”了一声。

逝去者在过去迎来新生,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走下去。

*

刘阿婆的丧事操办得很风光,百姓对人贩子有多深恶痛绝,对刘阿婆倾注的夸赞就有多浓烈。

祠堂修了一个多月,每日香火缭绕,数林兰嫂子跑的最勤快。

李意清也去上了香,祠堂中,元辞章请来的画师花的婆婆面容慈祥,神情悲悯,像是话本中庇佑孩子成长的神?。

这一个月内,剩下的二十三个人贩子全部被抓住。其中就有拐卖了刘虎子的那个。

刘虎子被卖给宣州一个大户当帮工,后来被赶了出去,再后来,就不知所踪了。

是生是死,尚不可知。

李意清看着画像,最后遥遥一拜,搭上元辞章递过来的手,转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一个模样清峻的青年和尚,正温和地抬眸,看着小小的祠堂。

他朝着祠堂微微拂身,袈裟顺着他的身子下垂,露出袈裟里面的内衫。

内衫上绣着一排萝卜纹路,这样本庄重的衣裳,硬生生显露几分童趣。

李意清听到和尚诵着经文,然后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神情庄重而圣洁。

和他擦肩而过时,李意清闻到了一阵极其浅淡的檀香。

坐回马车,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要再看一眼那位和尚的面容。

掀开纱帘,只能看见和尚的背影越走越远,像是偶然听说此事的苦行僧人,随手为老婆婆诵经祈福。

元辞章:“怎么了?”

李意清摇了摇头,轻轻靠在他的肩头。

“没什么。”

*

八月初,赴往府城赶考的书生越来越多。

元辞章身为舒州知州,和同知、通判共为出卷人,因刘同知有二子也在今年应试,主动避嫌,因此主考官为元辞章,通判杨念协理。

就在满城一派紧张考学的气氛之中,一本蒙童册悄无声息地流传进了舒州府。

原先书生对这样给稚子启蒙的书册,他们这些寒窗数十年的书生并不是很瞧得上,可随着聊到册子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忍不住也好奇起来。

什么启蒙册,当真有这么神奇?

外头书生正在为启蒙册一册难求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一纸书信悄然传进了清风居。

准确来说,并不是传到了清风居,而是传到了府衙。

小厮将信呈给元辞章的时候,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大人,这封信来自京城,也没官戳,就写着一个‘周’字,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元辞章伸手接过,看清上面的字迹后,微微颔首,“你去忙吧,这封信我知道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