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8.茶叶、槐花和春笋(1 / 1)

加入书签

茶叶么,中老年谁不爱这一口呢? 宋大伯果然心动:“采茶是多少钱一天?” 乌兰也没藏着掖着:“150,我家茶叶今年下肥了,长得好,一天可以采五斤左右。你家的多少年没人管,估计不太好采,一个人一天能有三斤差不多?” 她这说的是实话,茶树每年都要修剪,还要采芽儿,否则便会长的张牙舞爪,瘦瘦高高,随风摇摆。 芽尖儿也会越长越瘦,越不压秤。 人站在这样的茶树里,根本看不到头,采茶叶都得先把树枝拉下来才行。 乌兰说的一天采三斤,那还是往高效率说呢! 宋大伯虽然抛荒多年,但是也不是全都忘光了,自家的茶山怎样他心里有数。 别的地方,但凡交通好一点,这样的茶园还可以成片的包给那些大茶商,可偏偏他们这儿,茶不出名,山路不好走,地方也分散…… 总之,他家茶园真跟荒野没区别了。 他还在心里琢磨着行不行,毛丽就一口拒绝:“那不行,市场上一斤干茶才两三百块,好的也就五六百,买了就喝还省心。” “你要是请人采茶,一天不够一斤干茶,工钱反而要搭出去一两百,费那功夫干啥?咱家又不是买不起茶叶。” 这话意有所指,但是乌兰却松了口气, 不划算就不划算呗,毕竟他家请人炒茶叶,那也是正经给钱的。 现在家里四个采茶工,再加上她和王丽芬捎带着,一天能出六斤干茶。 周毛柱炒茶就是人工炒,也没有炒茶机,为了保证茶叶新鲜,都是鲜叶晾上几个小时然后半夜开工,虽然省去了过筛这道程序,但一天天的也不容易。 如果宋大伯真要一起炒了,那亏的不是她家的人情吗? 毛丽拒绝,乌兰心里还开心呢。 谁知开心不过一分钟,只听宋大伯沉吟一瞬:“乌兰,你家这茶叶都怎么卖的?给我也来一斤吧。自家人,喝着也放心。” 乌兰:…… 她只好又说出千篇一律的话:“他大伯,我这茶***贵的。” 再怎么供货,茶叶也不至于一斤都挤不出来,原先那个借口就不合适了。 别的再不说了。 “那能有——” 宋大伯刚准备问,突然又想到了二十元一斤的紫云英,沉默一会儿,也揠旗息鼓了。 他心想:万一要是一千块钱一斤,自己可真舍不得买啊!那多尴尬。 这边一琢磨,这边毛丽就跟孙燕燕赶紧提着大塑料筐就跑了—— 不跑不行啊! 大姑宋红梅如今拿着塑料袋就已经上老太太的园子里去了,那莴笋他们看了,就那么一片。还有一片蒜苗,按理说是不稀罕的,这可二十块钱一斤呢! 不得赶紧弄回来? 婆媳俩一过去,果然宋红梅已经扯了两根莴笋了,毛丽也没说啥,就把筐子往前边一放,顺着菜畦就开始往外扯。 王丽芬的莴笋今年长得好,层层叶子堆叠着,顶上都已经隐约开始打花苞了。如今只稍微用些力,扯起来根本不费工夫。 大姑这边扯了三根莴笋,又拽了两把蒜苗,这都准备收手了。扭头一看: 嚯! 这婆媳俩已经扯了一小堆了,不由纳闷: “你们扯这么多笋子干嘛?这东西也不能顿顿吃啊。” 大姑是抠门,但她抠门抠的有技巧,不像人家一味的顿顿只吃一样菜来节约钱。要真那样,她家老朱早受不了掀桌子了。 如今也是,这笋子长这么大,一根就够一家三口吃个一两顿的。再加上莴笋叶也能清炒了来吃,三根莴笋,计划得七八顿才能消耗光。 哪怕隔一天吃一根,也能吃一个星期呢! 所以大姑琢磨着,保证新鲜程度的话,三根最合适。 再说了,这不还有蒜苗吗?回头炒腊肉炒鸡蛋炒什么都行,完美。 可再瞧毛丽和她儿媳妇儿,这架势是打算把菜园子薅空,去菜市场摆摊儿啊! 可如今家家户户园子里就剩莴笋了,多便宜呀,不至于吧? 感受到大姑诧异的视线,毛丽还笑了笑:“哎呀,这城里的东西贵。咱妈说了都扯了也没事,那我就多带点回去吧,你哥如今就爱家乡的菜。” 宋红梅是大大咧咧的,可她又不傻。 什么她哥爱吃,分明是你们想占便宜!于是瞅了这傻婆媳俩一眼: “那你们慢慢弄,我回去把笋子收拾收拾。” 扭头就出了菜园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