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章 台湾欢迎你(1 / 2)

加入书签

第361章 台湾欢迎你“周生,不好意思啊,刚把佩佩送走,我下午去看望伯父……好的,好的,再会。”

周一的时候,冼耀文并未如约去医院看望周懋臣,而是借口陪伴岑佩佩给周孝赟打了个电话说延期,他就是想抻一抻,看看周懋臣的心会不会乱起来。

如今岑佩佩走了,他也是时候去看望周懋臣。

刚搁下电话,办公室的门被叩响,两秒钟后门被推开,吴婉芳走了进来。

“老板,新光标准内衣染织整理厂的傅良骏先生来拜访。”

“傅良骏?”冼耀文脑子稍稍一转便搜索出对应资料信息,“快请进来,不了,还是我亲自请。”

说着,冼耀文站起身往办公室外走去。

从1942年9月25日起,连续6天,上海两家报纸《申报和《新闻报上刊登了整版广告,第一份广告以一个巨大的问号“s”开头,并附有一句话,提醒读者请关注明天的广告。

每一天,就像一个谜语一样,广告都会增加一个字母,到第五天,广告拼出一個单词“smart”,到了第六天,才登出完整的广告“smart司麦脱衬衣”。

这个广告是一个叫王莺的人的手笔,王莺当时是新光标准的总经理,而傅良骏是新光标准的创始人。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爆发抵制日货运动,令傅良骏以及其他几个联合创始人看见了生产本土衬衣的商机,1933年,新光标准成立于法租界吕班路,初始只有9名工人,每天用3台脚踏缝纫机缝制6打衬衣,手工缝制纽扣。

尽管当时东洋衬衣遭到抵制,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外国衬衣仍然占据着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国内竞争也很激烈,仅上海就有140多家衬衣厂,其中不乏黄鸿钧的abc内衣厂这种拥有1400名工人的超级大厂。

为了发展业务,新光标准于1934年开始为葡萄牙品牌“dice”生产衬衣,同时也生产自己的“新光标准”品牌。

发展到1937年,新光标准的业绩已经足够好,因此搬进了位于迪拜大道27号的一栋四层建筑,一楼是商店,三层是工厂,共有30名工人。后来,在同一地点建立了一个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更大的工厂,员工人数增加到200多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