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6 章 五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张仲景几人循声看去,只见一个身着粗麻长袍,头戴布巾的老者。

张仲景和华佗是同时代的名医,对方的生平事迹他也是听说过的,当即就问:“您是治好广陵太守陈登的元化先生?”

华佗点头,看向张仲景,“您是?”

“在下张机,字仲景,乃——”

不等张仲景说完,华佗便激动道,“您就是写出活人书的仲景先生?久仰久仰。”

华佗曾深入了解过同时代的张仲景学说,读到《伤寒论》第十卷时,称其为“活人书”,他对张仲景慕名已久,可惜两人行医的轨迹不同,加上东汉末年战乱不休,出行不便,始终不能相见。

没想到,两人竟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

华佗和张仲景一见如故,在得知张仲景旁边的葛衣老者就是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华佗:“!!!”

“扁鹊先生,请受佗一拜。”

扁鹊学说对华佗影响很大,华佗的不少理论都是来源于扁鹊学说中的生理病理,而且扁鹊还是方技家的杰出代表,相当于医家的祖师爷。

秦越人从几人口中得知了关于“扁鹊”的传说,不由一愣,“你们误会了,按照你们所说的‘扁鹊’,吾虽也算是扁鹊,却非你们所说的神医扁鹊。”

张仲景&华佗:“???”

朱橚:“???”

秦越人:“准确来说扁鹊是一群人,而非吾一人,当时在蓬鹊山行医的医者都可以是扁鹊。”

华佗等人大惊。

朱橚却并没有多惊讶,“其实这也不奇怪,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休,又没有纸张和毛笔,能流传下来的医书古籍本来就很少。

加上昔年秦始皇焚书,项羽火烧咸阳宫,后又有董卓烧洛阳,五胡南下汉人衣冠南渡,秦汉许多古籍都在战乱中失传了,更别说更早的春秋战国,医书古籍根本没流传下来。”

所以几位能不能把失传的书借我抄录一份?朱橚心里暗暗补了一句。

却不知张仲景几人心中早已惊骇不已。

秦越人:“!!!”

张仲景&华佗深深皱眉:“五胡南下,汉人衣冠南渡?”

**

大秦位面

嬴政面沉如水,他要焚的是《诗》《书》一类的书籍,而且咸阳宫还有备份,又不是全烧了丁点不留。

再说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他可没想过要烧,这些都是准许留下的书。

所以,医书古籍失传这事和他有什么关系?提他做什么?

“项羽有消息了吗?”

大臣们:“……”陛下你昨日才下令找项羽,哪有这么快啊!

不过也能理解,火烧咸阳宫,毁大秦根基,任谁听了都受不了。

那项羽还要活的吗?他烧了咸阳宫耶。

但看了一眼秦始皇的脸色,谁也没敢提。

嬴政眉头紧皱,他

好像知道为何大秦知名的人如此之少了,书籍都传不下去,后世无人知晓,自然也就没什么名望。

……

汉高帝位面

原本一头雾水的刘邦听到了死对头的名字,立即支棱了起来,煞有其事道:“项羽火烧咸阳宫,烧毁了无数古籍,真乃罪人也!”

在座的功侯们:“……”

还没等他们吐槽刘邦五十步笑百步,就听到了董卓火烧洛阳,五胡南下,汉人衣冠南渡。

众人齐齐怔住了。

汉人,指的不就是大汉吗?而且衣冠指的可不是普通人,士大夫才能着衣冠。

这不是在说汉人放弃中原南渡吗?

且不说南方的瘟疫瘴气不适合人居住,就说地好了,南方的地多为沼泽地,开垦南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原就不一样了,什么都是现成的,放着现成的不要跑去南方开荒,只有一种可能——要不起了,汉人抵抗不住胡人,只能选择南渡。

刘邦眸色一暗,大汉竟然亡于胡人之手吗?

可是三国后面是晋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汉武帝位面

刘彻看到天幕里几乎都是布衣,心里越来越没底,直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

刘彻拉过身边的近侍,“快看,那个是不是之前给皇太后治病的女医义妁?”

王太后薨了六七年,刘彻身边伺候的人也换了好几批,被刘彻拉过来的近侍连王太后都没见过,更别说女医义妁了。

近侍哭丧着脸,哆嗦着不敢说话。

刘彻看了直皱眉,“滚。”

太后死后,义妁去了哪里来着?刘彻绞尽脑汁也没想起来,最后叫了一个小黄门,“去把皇后请来。”

这种事向来是皇后负责,皇后应该会知道义妁的下落吧?

要是人还在宫中就再好不过了。

等等,他想起来了,义纵就是义妁的弟弟啊,当初太后向他举荐义妁的弟弟,一开始他只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给了对方一个中郎,让其补上党郡中令。

没想到义纵颇有能力,且为人果敢刚硬,他看出来对方是个当酷吏的好苗子,就栽培了一下,果不其然,义纵执法严峻,不避贵戚,深得他的心。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义纵如今任河内都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