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1 / 2)
太医令给孙瑾针了两回,不停的劝陛下少思少虑,可国内突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孙瑾作为一国之君如何能断了对国事的思量?
太子孙钊傍晚时分,来向父皇禀告这大半天的时间自己处置了哪些政务,孙瑾只静静听着不发一言。
孙钊也不是第一次监国,虽然国事稠溏,但自认处置得当,只冀州刺史之位由谁来继任这一件事,孙钊本着太子本分,不敢擅自定夺,拿了丞相改后的五个候选人的名单来问父皇的意思。
才一天不到,孙瑾闷气都没生完,一听名单里还有两个五州本地出身的,另外三个吴地出身的身上也是枝枝蔓蔓全是牵扯,咬牙怒斥道:“重拟!”
出事儿的两个郡里,所有地方官都是冀州本地其他几郡出身,孙瑾一直以为让“五州人”实际管理“五州人”,既能减少治理的阻力,又能制约吴地派。哪里知道把他们的胆子养得这么大!
可此时也不能再让吴地大世家的人执掌一州,不然吴地派势力便要因两郡常仓之事,稳稳的压住五州派,长此以往,皇室再无牵制吴地的好办法,以后会更加势微……
孙瑾也是为让谁继任冀州刺史纠结了一下午,可他动辄晕眩,喉咙里一直憋着呕意,根本无法做出理智的取舍。
孙钊听出父皇对名单不满,却摸不准他的想法,只躬身道:“是。钊这就去找丞相重新拟定。”
出了父皇的寝宫,孙钊先去勤政殿偏殿找全塘问计,全塘一沉吟,“陛下心中怕是还未有定夺,不如缓缓,明日换几个牵扯少的试试。”
他这也算是摸到了一点孙瑾的本意。
孙钊便让边上听着的一个宾客替他去跟丞相说一声,名单全换。
晚上,孙钊依旧留全塘宿在太子府。
在太子灯火通明的书房里,全塘一一给孙钊点评丞相推荐的五人优劣。也确如丞相所料,全塘一见名单里有董暾的名字,就知他想投向太子的意思。
全塘道:“董温阳在顾家军中几十年,辅佐先忠侯、先定侯两任大将军,一生从未涉足过地方政事,若丞相无有此心,是绝不会提及此人的。”
要是孙钊在向陛下说出举荐名单之前先问问他就好了,他势必会阻止太子向陛下提及此人。
得亏陛下身体欠佳,神思不属,不然万一因此疑心太子与丞相勾结可就不美了。
冀州刺史之位,因为孙瑾的犹豫不决,一直到事发的第五天,孙钊向父皇提交了三次名单也未裁定。
第六天,孙钊觉得政事陷入了无意义的循环后,放全塘回家了。
萦芯这才从师父的口中,完整的听到了事情的原委。
“徒儿这几日可在密奏里看出什么端倪?”全塘这五六天真是思虑过甚,加之话说的多了,有些偏头痛。
“除了那喜欢雕章琢句的吕监察的密奏以外,其他两位的徒儿都看完了。让徒儿最奇怪的一点,就是这两位从事对月前涉县民乱之事,也未深究,且他们也一字未提东?侯。”
萦芯说完,问全塘:“师父与我说过,监察从事以前一共就两个职责:一是监察郡中各个官员的政务,另外一个就是监察郡中侯爵。那么,东?侯不止能让魏郡郡守闭嘴,还能让监察从事闭嘴,是不是就能侧面证明,东?侯是有大问题的呢?”
全塘缓缓点头,“东?侯与乐安侯同是都乡侯孙公达(孙邻)一脉,乃是太子殿下祖辈。”
“乐安侯?”萦芯一愣,这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