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改造开始(1 / 2)

加入书签

郑成名倒是没什么感觉,而那张文若却心中狂喜。

说的没错啊,当初无法京考,可不就是因为家中贫寒,付不起盘缠和来京时的费用,这才多年在家靠卖字为生吗?

如今他人都在京城了,为什么不去参加考试呢?离下一次的京考还有一年,他也可以借此机会好好温书,下场去试试!

想到这里,张文若赶紧拱手道谢。

郑成名却道:“太太的好意,鄙人心领了,只是这教学一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若是一人一日,怕是习惯不同,反倒苦了学生。”

铃楠浅浅一笑:“先生说的,怕是今日你想教《中庸》,明日张先生想教《大学》,让孩子读岔了?”

张文若也想到了这个问题,赶紧道:“正是如此。”

铃楠道:“这也简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两位先生可一起制定一个教学计划,今日念什么明日念什么,共同制定一个章程来。”

“将一册书分时段念完,每日教几个小篇,皆计划好,两人都知道对方昨日教了什么,翌日也方便考校。”

“这教学计划,可以隔一日制定一份,也可以连着制定下来几天的,或者一个月或者一年,全看先生的精力来定。若是觉得一次定的太久,自个记不住,就写个教程备案。”

“教程制定好了,一式三份,我这里也放一份,这样哥儿下了学来,到家做功课,我也好监督他。若是没有这教程,他拿往日的功课糊弄我,我也没个章法,不知是真是假。”

“孩子多少都会些贪玩,堂上尚有先生辅导,下了学先生不在一旁,我也要尽管教之责。咱们两方都按着教程来定,有章有法才不乱手脚。”

两位西席对这位主母再次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么好的主意是怎么想出来的。定教程虽然看似麻烦,可却实则省力又省心,还能让家人从旁督促,实在是大妙。

此刻,两人对主母再无任何不满或是轻视,皆郑重又有礼的答应留下,并对束?只字不提。

王宁自然不会亏待人家,立刻奉上丰厚的束?,并指明日后七日为一循环,每上六天课,就休息一天。每人每天教六节课,一节课三刻时辰,也就是西洋的四十五分钟,中途休息十分钟,让先生喝水歇歇嗓子。

教学地点就定在西院的书房,那里有自鸣器,可以看时间。另外两个先生住在西院甬道外的一处抱厦里,共两间正屋,两间耳房,给先生共用刚好合适。

至于上课的时间就定在早晨八点,因为八点之前,还有习武的教头要带孩子早锻炼。

一听府上还请了习武的教头,这两位西席私下感慨,不愧是荣国府,对子嗣培育之用心,竟还要求文武双全。

这些私下的讨论王宁并不知道,不过她叫人将抱厦那边仔细打扫干净,又让人将甬道那边的角门打通,平日二房的人就从那边进出。

这样一下,二房不必再绕远路,与大房那边的交集就更少了。关上门看,还是一家子,但实则他们吃穿用住都不必与大房挂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