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2)
张九龄。
李林甫看着手中奏折上那几行熟悉的字迹,神色晦暗。
李林甫兼任吏部尚书,外放官员要到长安述职的奏章都要经过他的审查,昨日,李林甫正漫不经心审批今岁太守入长安述职的奏折,结果却看到了张九龄的名字。
看到这个名字的瞬间,李林甫就知道他的心乱了。
将其他太守的入京述职请求一一批准,唯有张九龄这本奏章被李林甫挑了出来,从吏部揣《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
心里却不抱多少希望,张九龄要是不直言犯上那就不是张九龄了。
“我知道。”
张九龄却淡淡应了一声,惹得贺知章盯着张九龄看了又看。
难道在外做了五年的地方官员,自己这位臭脾气的老友还真改了性子不成?
第二日一早,张九龄就穿着一身紫袍,腰系金玉带进兴庆宫面见李隆基。
“张太守,陛下传你觐见。”
出来通传的宦官却是高力士,高力士看着张九龄,语气温和了几分。
“数年未见,高将军风采依旧。”张九龄边往殿内走边温声和高力士攀谈。
张九龄对高力士的印象不错,高力士虽说是宦官却也称得上一句忠臣,当初废太子之事高力士也不赞同废太子,若是他也掺和进来,恐怕废太子的时间还会再提前两年。
甚至一年后张九龄在荆州时听说新太子是忠王李亨时都诧异了一下,听到是高力士举荐的李亨张九龄更加诧异。
毕竟从关系上来说,出身武三思府上的高力士和寿王应当更加亲近。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大殿门口,高力士忽然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凑到张九龄耳边:“勿提太子。”
张九龄一时间竟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人人都觉得他会顶撞李隆基啊?昨天贺知章让他别提建宫殿,今日高力士又让他不要提太子……天地良心,他这次回长安真没打算怼李隆基。
走入殿内,张九龄也看到了端坐于首座上的天子李隆基,按照规矩行礼后,李隆基便给张九龄赐了座。
张九龄就开始禀告自己这五年在荆州所做的事情和荆州目前的情况。
新修水利防范洪灾,推广新粮种新技术,兴办学堂修桥铺路……张九龄还专门提了裴素裴芸,打算为她们请功。
李隆基听着张九龄禀告政务,偶尔也会出声询问张九龄,张九龄则一一回答。
恍惚间,李隆基觉得自己仿佛年轻了十岁一样,又回到了张九龄做宰相的时候,那时候他和张九龄也是如此,一人禀告,一人询问。
君臣相得。
过了两个时辰,张九龄才终于述完职。
一时间殿内又安静了下来。
李隆基看着张九龄,心想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就算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