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1 / 2)

加入书签

十一月,李长安不得不准备回长安了。

她毕竟还是大唐公主,年关不回去祭祀宗庙总归是说不过去的。

正好,她还打算顺便把另一桩要紧事做了。

“老师,你可愿意做荆州刺史?”李长安找到张九龄,也不绕话题,直接单刀直入切入了话题。

先前的荆州刺史是韩朝宗,算是半个自己人,可月前韩朝宗因为纵容手下贪污被贬去了偏远下州做刺史,新上任的荆《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自己袖中内兜里带着的桃木符,做工有些粗糙,是李长安全身上下最不值钱的玩意了。

这是冯娘子特意给她求的平安符,冯娘子现在日子好过多了,对她感恩戴德,特意去寺庙为她求平安符,一同去的还有另外十几个妇人,这些宁村妇人一起替她求了这块平安符。

她不信佛,可还是带上了这块平安符。

摸了摸平安符,李长安心里忽然就有了底气。

她遥遥望向了坐在高位上的李隆基,心中却是前所未有的踏实。

坐在满殿的公卿王孙之中,李长安心里想的却是数百里外的宁村。路铺好了,百姓也有了余钱,就可以考虑建一个村中公塾……

开元二十七年,来了。

今年的正月格外大的雪,天寒地冻。

李长安披着厚厚的鹤氅入了兴庆宫,顶着风雪踏入了李隆基的寝殿,殿中间炉火正熊熊燃烧着,温暖如春。

这段时间她经常和玉真公主一同入宫陪伴李隆基,一并听听歌舞,聊聊天。

李隆基兴致起来了还会给她讲一些音律知识,李长安是个好学生,一教就会,让李隆基很有成就感。

“儿去岁在荆州……还见过张九龄呢。”李长安将话题往她去岁的游玩上引。

她没有隐瞒自己去岁的去路,对李隆基,要坦诚,这是武惠妃教她的东西。

所以李长安七分真三分假的编排着自己的经历。

去荆州是真,住道观是假;游山玩水是真,一直游山玩水是假;见过张九龄是真,只见过几面和他不亲近是假。

张九龄。

李隆基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恍惚了一下,而后连歌舞都不听了,坐直了身体,仿佛只是随口一问:“张九龄如今如何?”

“听说过得不太好。”李长安随口道,“谁让他忤逆阿爷呢,现在的荆州刺史听说和张九龄不太对付,可能给他使了些绊子吧。”

“他那样耿直的性子,从年轻时就得罪人,到了现在也还是得罪人。”李隆基语气复杂,他丝毫都不觉得荆州刺史和张九龄不对付奇怪。

三十年前,张九龄就因为性子受过挫,被当时的官员排挤出了长安,还是他后来力排众议将张九龄召回长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