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九二章 梁益尽失(1 / 2)

加入书签

一天的行军之后,暮色时分,杨广率领的兵马抵达了仇池国武都郡境内。这也是仇池国的都城武都所在之地。根据之前探知的消息,杨安率七万大军攻克仇池之后,杨安率本部兵马万余人镇守武都,其余秦军皆已退回秦境修整。也正因如此,杨广才有了发兵前来偷袭的勇气。

事实证明,一路上凭借山川掩映行军,杨安的兵马似乎并未察觉。一万多兵马抵达武都郡腹地,对方也没有任何的反应。

在武都城南的《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顺流而下,直接威胁我大晋东南。巴蜀之地的财富人力尽归秦人所有,更是让秦人实力增长。故而无论如何,需要夺回梁州益州,否则后患无穷。”

王彪之的看法代表了朝堂上的主流看法,王坦之谢安等人都表示认可。因为道理很明显,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郗超也没有提出别的意见,他也认为秦人占梁州益州是为了侵吞南下在做准备。暴露了氐人觊觎大晋的野心。

但是这件事固然说起来义愤填膺,真正要解决却不是朝堂上这帮人能够决定的。都说要夺回梁州益州之地,那么便要派兵马去作战。谁手里有兵马?自然是桓大司马了。

距离梁州益州最近的便是荆州。荆州是桓氏的地盘,不光是荆州,桓豁现在是荆州刺史,兼领周边豫、宁、梁、益四州诸军事。也就是说,在名义上,那便是桓豁要做的事。梁州益州被秦人攻占,只有桓氏才能出兵,而且只能是荆州的桓豁派兵去攻。

所以,说来说去,需要桓大司马点头才成。

于是乎,司马昱下达圣旨,命人前往姑塾向桓温询问如何应对,表明了朝廷希望收复梁州益州的想法,请桓大司马出兵。

满朝文武包括司马昱在内,都以为桓大司马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应该是态度鲜明,立刻便会做出回应。会即刻下令荆州军准备行动。

然而,桓温拖到第二天才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上言道:“老臣近来身子倦怠,精神欠佳,病卧在床,不理事务。军中事务亦交于属官。故而无法定夺此事。老臣虽挂名丞相,但只是虚职,朝中谢安王彪之王坦之等人当局,朝政大事陛下当同诸公定夺,怎反来问于老臣?安石等人皆为我大晋俊杰,这等小事,自然是处之泰然。陛下交给他们去处置便是。”

上上下下尽皆惊愕,桓温居然不阴不阳的说了这么一番话,当真令人失望。朝廷要行动,只能下旨调动荆州兵马。但是,没有桓温的点头,桓豁会出兵?朝廷若能调的动桓氏所掌握的兵马,又怎会有眼下的朝廷局面?

司马昱又是恼怒,又是忧虑。加之这两日因为梁益二州之事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安眠,受了些夜露风寒,当即便病倒了。

王彪之谢安等人也无计可施,难不成调中军去收复梁州益州不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私底下王彪之大骂桓温已经丧心病狂,不顾大晋大局,手握重兵,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大苹果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刺史杨亮已经没有任何资本与之对战。儿子杨广葬送了梁州军的有限的战斗力。杨亮不战而退,退往磬险县。杨安命部将追击,杨亮再退,这一次一直退到四百里外的巴东郡。调集沮水防线的兵马前来聚集,做好在巴东郡殊死一战的准备。?me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