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1 / 2)

加入书签

得亏司马迁离得远,听见

悄话,然他得更难受。

这会儿

粽子传呢。

粽子这种吃法,其实起源多种多样,据传春秋时期许多地方会用芦苇

晋代那位自称梦见三闾大夫的

以后,屈原逐渐成为了端午和粽子的代言。

流传到李时珍那会儿,粽

,传也被一代接一代地完

善,完全达到了可

反正霍善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一讲,连博闻强记的司马迁都没能跳题来。

司马迁能:“为何是秋包粽子?”

霍善答得飞快:“据一般是五月五包的,可我觉得屈子他一年有五月五那能收到粽子多好,如果每都有包粽子,他岂是每都能吃到新鲜的!而且这箬竹叶子,秋才长得特别好,如果是菰叶或者芦苇叶的话那当然是五月正好!”

箬竹这东西,其实更多是长在南方,毕竟这么大的竹叶子,一看便适合在北方生长。上林苑这座皇家园林最缺的就是关中其他地方没有的东西,甭管是南越的是西域的,统统都给安排几棵来。

很巧地,上林苑引种的这批箬竹的叶子都给霍善给瞧见了。

霍善带着他几个表叔一路薅去,几乎把长得足够大的箬竹叶全给薅光了。

这才有了今的大型包粽子活动。

司马迁把想的题都完了,很有些心满足。

众早就听霍善这位三岁大的朝阳侯,他们本以为这孩子也就跟卫青那三个儿子一样毫无存在、单纯拿食邑罢了。

就连替霍善拟写封侯诏书的枚皋,也是头一次见到这孩子。

好伶俐一娃儿!

别的,光凭他这当着那么多的面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口才与胆量就远胜于许多小孩了。

要知道很多哪怕是夫子喊他答话都答得磕磕绊绊的。

若这些话是有教的,大可自己去找个三岁小孩教教看。

难道卫霍两家要个辩才无双的后辈?

霍善可晓得自己完成了在朝臣中的一次小范围露脸,他因为年纪小,很难把粽子包得很好看,所以自告奋勇当场指导,到处溜达去指导众该怎么包。

在霍善坚持懈的反复演示之下,大分都明白了粽子的包法,连刘彻他们都包得有模有样。

霍善拿着他那两片展示用的竹叶到处给溜达到一个中年士旁边,赫然发这动手能力极强,粽子包得又快又好。他颇为惊奇地拿起来看了看,觉得这是全场卖相最佳的粽子!

没办法,在座之在家基本都是吃成的,谁会亲自动手?

霍善和家了一声,便拿了个对方包的粽子,屁颠屁颠跑回去给刘彻父子俩看。

这个包得最好!

刘彻他从哪拿回来的。

霍善认得,能指给刘彻看。

刘彻顺着他的指头一瞧,笑道:“原来是枚皋。”

太子刘据见霍善一脸茫然,便给他介绍这是大学家枚乘的儿子,与霍善算有缘分,因为霍善的封侯诏书就是他给写的。

听枚皋是枚乘儿子,张仲景几也给霍善介绍起来,枚乘此写了篇《七发》,内容十分发深省,体裁也相当别具一格。后面有许多汉代学着他写赋,便有了著名的“七体”!

霍善听后是一脸茫然。

倒是刘彻笑着调侃:“看到枚卿,朕倒是想起了他父亲枚乘。记得朕是太子时便极爱读枚乘的《七发》,据儿你们得空也可以去读读,里头的富贵家许多孩子的毛病,你们若注些恐怕都逃脱。”

刘彻确实很喜欢枚乘,他登基后马上派去接枚乘入京,枚乘以年老体衰推辞,他特命把马车改装了一番,用蒲草把车轮给裹起来增强马车的抗震性。

这便是有名的“安车蒲轮”。

皇帝都这么礼遇了,枚乘自然没法再推辞,于是就……死路上了。

刘彻得知后非常伤心,后来枚乘的儿子枚皋来到长安,很快便获得刘彻的赏识留在身边,与司马相如一起成为刘彻的御用手。

太子刘据乖乖记下了刘彻随口的嘱咐,霍善却是直接追:“什么毛病?”

刘彻就给他分享了段《七发》的内容,大是在的权贵子弟都住在高门大宅里、养在深闺之中,在家有保姆跟着,在外有傅父陪伴,吃的都是精细的粮食和肥美的肉脂,穿的也都是轻薄又暖和的衣裳,这样养来的孩子能健壮到哪里去?便是金石之坚,也会被销熔瓦解!

身体要勤加锻炼才能强壮,志也要多加磨炼才能强大,这便是枚乘倡导的养生之法。

刘彻讲完后笑睨着霍善:“你看这像像你师父养你时干的事。”

霍善喜欢吃面食,他就买驴买麦子磨精面好让他顿顿都能吃上;就连霍善此前穿的衣服,也是仗着没会追究小孩子的穿着给他穿无官无爵者能穿的软料子。@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完全是在娇惯孩子。

霍善睁圆了眼睛。

没想到刘彻讲这么多,居然是想他师父太惯着他了!

哼,师父对他好怎么了?

霍善搭理刘彻了,继续跑来跑去看看有没有会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