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第 21 章 叶清尘:又是被小姑奶奶(1 / 2)

加入书签

冬至后, 叶家村杀猪宰鸡准备做腊肉,也要准备几天后小姑奶奶的生辰。

去年碰上灾年,小姑奶奶的生辰没有庆祝,今年叶家族人想给小姑奶奶办一办。

叫叶平川说, 给乖宝办生辰宴只是顺便, 主要是族人借此机会好吃好喝一顿。

叶南音你们随意。

生日前几天, 叶南音陆续收到从外地寄来的贺礼。

北京的梁家, 谭文森的姥姥给叶南音送了一套青色绸缎刺绣的棉衣。

寄来的信里写,这是谭文森姥姥花半年时间慢慢做好的。

许静惊讶“这手艺可真不错,跟乖宝外婆的手艺比也不算差了。”

叶南音外婆, 许静的亲妈, 年轻的时候也是绣娘。

写信的是谭文森,信第二页里写,医生说他姥姥时日无多了, 甚至可能过不了这个年。

他说他姥姥能吃能睡,精神状态也可以,他不相信。

叶南音沉默了一瞬,都是命

许静心细,看到信后说“他姥姥如果去世了, 那些想污蔑他的人, 肯定会把责任算在他的命格上。”

难免的事,人家要想冤枉你, 有的是法子。

棉衣做的那么精致,又那么合身, 人家老人一番心意,许静想了想,给女儿穿上新衣服去县城照相, 把照片连同回礼的九山桃酱料,给梁家寄回去。

叶霜和妹妹一起拍照,拍完照后她羡慕地摸了把妹妹的袖子。

许静见了说“妈妈给你做了一件差不多的,还没做好,留到你大年初一再穿。”

“好。”叶霜高兴把妹妹抱起来。

叶南音没有准备,吓了一跳。

叶霜哈哈大笑。

叶家族人欢欢喜喜迎接小姑奶奶生辰,生日当天,欧成海来吃了顿午饭,他也给叶南音送了礼。

“没什么好送的,我媳妇儿准备两块碎花布当作贺礼。”

“对了,西河县那边特产一种橙子,特别甜,又没什么渣,好吃,朱县长特意托人送了三大筐过来,我给你们带过来了。”

不仅叶南音这边有,李康那里也送了三筐,算是谢礼。

叶家年轻人过去帮忙,两人抬一筐,哟呵,挺重。

“这位朱县长真实诚,一筐只怕得有六七十斤吧。”

“嘿,这个橙子真大,长得也好看,比咱们的橘子看着体面多了,适合送礼。”

叶定国给女儿留了半筐,其他的都叫人分了,大家都尝尝。

这个橙子确实好吃,不知道他们叶家村能不能种植。

“试试不就知道了。”

欧成海大包大揽“回头我帮你们要些果树。”

“哈哈哈,那就先谢谢欧县长了。”

叶文正请欧成海上坐,欧成海也不推辞,过去和叶家族老坐一桌。

通过西河县的事后,欧成海再一次被叶家震惊,李康处理不了的事,叶家小姑奶奶挥挥手就解决了,可见本事。

欧成海有心和叶家加深关系,头一步就是不拿自己当外人。

当然,最好叶家也别拿自己当外人。

两杯酒下肚,欧成海借着酒劲儿把叶文正一顿夸,说这两三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三年灾害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他们玉竹县稳当,多亏了叶文正这个副县长在其中起了大作用。

“你也知道我是走老上级的关系过来的,老家在天津,等我退休后,肯定要回去。”

欧成海拍拍叶文正肩膀“我看好你”

叶家族老们不动如山,叶文正举起酒杯和欧成海碰一个“谢谢您的认可。”

欧成海退休还要四五年,四五年的时间不算短,其中出什么变故也未可知。

不过,叶文正对玉竹县县长的位置心有成竹。

叶家其他人也如此想。

叶家祖上的荣光都过去了,传到他们这一代不肖子孙手里,有小姑奶奶做后盾,他们再不往前走几步,他们都怕死了没脸见列祖列宗。

“文正啊,我是真羡慕你,身后有家族支持,哪像我”欧成海红着脸摇了摇头,闷头喝了一杯。

“您也不差,自从您来玉竹县,我们这些人都过的很安稳,咱们老百姓心里感激着呢。”

“对对对,文正,给欧县长满上。”

叶家族老们吹捧两句,欧成海心里稍微宽慰了一点。

都这把年纪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他老欧也算是上面有人,老领导就算退休了也一直关照他,几年后他能安安稳稳退下去,也不差。

叶南音的生辰宴上,欧成海跟叶家人交了底,叶家人对欧成海就更加亲切了。

腊肉晒好后,叶家族人进城给叶文正送腊肉和蔬菜,也给欧成海家送了一份。

欧成海和叶文正都住在县委家属楼,都是邻居。

晚上下班回家看到一屋子东西,欧成海和于丽提着两样点心去叶文正家。

王兰笑着说“婶子家里做饭没有没有做饭就留下一起吃。”

“没做呢,你这么说我可不客气啦。”

“咱们两家说这些客气话做什么。”

叶文正从厨房出来,腰上捆着围裙“今天我做菜,欧县长想吃什么尽管点。”

“哈哈哈,叫什么欧县长,你比我儿子小几岁,叫我一声叔我也担得起。”

于丽帮腔“对嘛,你们叫我婶儿,叫老头子县长,听起来怪别扭的。”

叶文正笑道“行,欧叔,吃点什么”

叶文正做饭,王兰打下手,于丽也没闲着,一起帮忙。

“于婶儿,你家小意年后才回来”

“嗯,去他爸妈那儿了,一年多没见了,想他爸妈得很。”

欧成海和于丽只有一个儿子,原来在天津市政府工作,前两年被调职到南方,那会儿孙子年纪小,南方又闹水灾,想着玉竹县比较安稳,于丽就叫儿子儿媳把孙子送过来。

“这两年大家都不容易。”

“谁说不是呢。”

于丽盼着老头子赶紧退休,到时候回天津过含饴弄孙的好日子。儿子儿媳年纪也不小了,最好抓紧时间再生个小孙女。

自从见了叶家小大人模样的叶家小姑奶奶,于丽就惦记上孙女了。

王兰忍不住笑,她和叶文正也想要个女儿,还专门找小姑奶奶算过,小姑奶奶说,没有女儿的命,等下辈子吧。

欧家和叶家亲如一家,欧成海的儿子欧直人从欧意那里知道不少玉竹县的事,有心想去玉竹县。

欧意今年七岁,小孩儿外向,嘴巴利索,爸爸妈妈问什么他都说。

反正叶家在他嘴里就没有不好的事情。

哄儿子睡觉后,郑小容发愁“咱们真要去玉竹县”

叫她说,好不容易从南方调职回到老家,这里一切他们都熟悉,她不想去外地。

欧直人何尝不这样想,但是,离开一年多,这里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他接触不到核心,如果出事还容易背锅,他不得不未雨绸缪。

“咱们爸退休还有几年,咱们就算要走也不是现在。”

欧直人的想法,等他爸退休后,叶家那位副县长转正,他想办法活动一下,调过去当副县长。

从市政府到县政府,从高往低,再积攒几年资历,他觉得问题不大。

欧家父子,一个想退休回老家,一个想带着媳妇儿儿子投奔老父亲,各有各的打算。

父子俩一个想着要等几年才退休,一个想着等父亲退休后自己再找机会,又不约而同地把事情往后压。

这一等,就到了两年后,年夏天。

这一年春天知青下乡工作小组成立,在市政府没什么存在感的欧直人被安排到工作小组中,欧直人敏锐地感觉到,可能要出大事了。

叶渠公社,迎来了第一批下乡知青。

叶文正手下的一个人亲自把他们送来,话里话外的意思,这些人是来下乡干活的,人家这么有热情,咱们也不能冷待了,至少给找个好点的房子住。

知青们连忙说“我们自愿来建设农村,不用给我们特殊待遇,社员们住什么地方,我们就住什么地方。”

叶伟只想呵呵,乡下条件都差不多,难道还有给这些知青另外修一座新房子起来

既然这些人交给叶伟安置,叶伟把他们都送到十大队。

十大队离叶家村最远,和新庄公社近,这样也方便他们和新庄公社的知青交流。

听到这样的安排他们很满意,纷纷夸叶伟真心为他们考虑。

叶伟看着这些热情满满的愣头青摇了摇头,招手叫来一个人,把他们送过去。

叶伟把人安排到十大队也不是随便安排,叶家族人都乐意住得离叶家村近一些,所以离叶家村越近人越多,距叶家村最远的十大队人最少。

安排这些知青过去,也是给十大队增加人手。

十大队的人却不觉得这是给他们增加人手,这完全是给他们增加负担。

他们来的这个时间点,又是抢收又是抢种,忙得很,还要照顾这些城里来的祖宗吃住,还要教着他们干活,从认识什么是苗什么是草开始。

十大队的队长不干了,叫叶伟把人弄走。

怎么弄走能弄哪儿去

叶伟只能哄着大队长先教着,等过段时间熟悉了就好了。

好个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