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8 番外三 和Crown无关的Crown……(2 / 2)

加入书签

甚至如果不是公考直播引发的热度,顾熠未必会去参加《星之战》,也未必会被孙有明挑中。

众所周知,《一枚信笺》当初挑演员,除了外形条件外,对演员自身的学识也有要求。

顾熠当时的学历虽然不高,但他懂化学,这让他比其他演员更合孙有明的心意。

顾熠眼下在娱乐圈这么成功,人人都夸孙有□□眼识珠,不过付星觉得,更重要的是顾熠有扮演沈遥的基础??不是谁都能把沈遥这个角色演好的。

孙有明的眼光固然毒辣,但顾熠自身的天赋也不能被忽视。

……

付星早早打开了笔记本,比起下午,她这会儿的精神状态相当好。

自己做题、听课会觉得很累,尤其是回过头来一遍遍看答题的思路,更是让她感觉疲惫,她一直怀疑,大概是自己是文科生的缘故,行测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她永远做不快,到了判断推理这种题型,她经常被绕到晕头转向。

她不觉得顾熠讲题会给她灰暗的备考人生带来多大的变化,但就算只是看顾熠的脸,她应该也会有耐心听完一整节课。

这是付星听课前的真实想法。

当顾熠的脸出现在屏幕上时,她还是抱着看脸的心态去听的,结果,开讲之后??

言语理解先不谈,只逻辑判断和数量关系这几个版块,付星就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念“卧槽”。

她的笔记一直没有停过。

付星是听过公考课的,也自己做过不少套卷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顾熠才讲了几道题,她大脑就会忽然蹦出一句“我怎么没想到呢”,专注度自然加倍提升。

她也不看脸了,只看题,偶尔扫一眼评论区,都是类似“666”的留言。

顾熠讲技巧,也讲原理,尤其擅长速算,付星以前也听过一些老师的速算技巧,但不知什么,大概是她对顾熠的滤镜太厚,她总觉得顾熠比那些公考培训老师讲得更透彻。

到这个时候,付星其实已经不关注顾熠的脸了,她看的是题目本身。

顾熠语速不快不慢,正把握住了她能掌握知识的时间点,所以付星不会觉得太赶,她当初也是正经考进本校的,高考那阵数学也不算差,可临近毕业的烦躁让她很难静下心来去研究备考的知识点。

但现在,她感觉自己慢慢平静了下来,仿佛回到了高考那年的夏天。

顾熠教授的未必是很新的知识点,准确地说,行测的题目所考的都不是特别新的知识点,都属于她曾经接受的教育所学到的内容。

但有人明白该如何把这些知识点搬到正确的位置。

听课的时候,付星很难遏制住澎湃的心情。

她很清楚,对待这一场直播,顾熠完全没有敷衍,每道题的知识点都被他研究得很透彻??出道之前他是如何讲课的,现在依旧是一样的状态。

付星觉得,至少她自己是很难如顾熠这般严谨的。

“顾老师天赋好强,我到现在还是想说。”

“毕竟是当年的C省理科第二啊,他现在讲的题比几年前更精炼了,现在是又快又准又实用。”

付星默默点了个赞。

一场直播三个多小时,顾熠只在中途喝了几口水而已,停顿的时间并不长,讲课的时候,他就专心致志地扮演好老师的角色,专注、认真、严谨。

付星的笔记本上记了好几页,听完直播,她觉得自己的大脑都是沉甸甸的,好像装满了知识点。

第二天和第三天,她一直在消化笔记本上的内容,到了练题的时候,她也尝试把自己听到的知识点带入题目里,有一点她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她答题的速度的确有提升。

她记得,在以前,首页有人说过自己靠听顾熠的课行测过了80,付星当时对行测80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后来了解到这个分数的意思之后,她其实不太相信。

因为行测80是有难度的,她之前认识一个外院的学长,对方声称自己行测裸考80+,对方平时行事就有些浮夸,付星根本不相信对方说的话。

后来现实也证明对方实际上在吹牛??他连面试都没进,但是他岗位的前三行测都在70上下。

从这场直播开始,付星躁动的心忽然变得平静了。

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从顾熠身上汲取到了动力,总而言之,她忽然开始客观地面对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点,把它们应用到平时的练习中,多练,多看,持续这种状态半个多月后,她发现,她的正确率比起前段时间进步很大。

备考的艰难在于,不仅要让自己发挥到最佳状态,考到最高的分数,就算这样,她也很难阻止对手考到比她更高的分数,何况笔试之后还有面试。

不过付星现在觉得,千言万语最终只有四个字:尽力而为。

她先尽力,然后等待幸运的眷顾。

顾熠讲课的视频,付星反复听了很多遍,她一遍遍去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和技巧,耐下性子来吃透题目。

她依旧不爱去图书馆,一个人留在宿舍安安静静地琢磨卷子,但毕业季将至的那顾躁郁感没有了??她或许没有顾熠那种学习的天赋,但她可以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学的东西,把自己能掌握的东西一点一滴掌握到位。

到这时候,就算一个人做考卷,她也能沉下心来写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中,桌上的题纸越摞越高,模拟的分数越来越高,她也越来越从容了。

付星仿佛回到了自己中考和高考的那段时间,她不需要熬夜苦战,却依旧能以最快的速度写出正确的答案,那是独属于学霸的运筹帷幄感。

在那个时候,她不需要去查分,却对自己考出的分数很有把握,一道题只要下笔,她就知道自己有没有答对。

付星忽然有些后悔??高中的顺畅让她自大学开始就放飞自我,专业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到了毕业季,她所面临的选择也变少了许多。

其实她是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的。

虽然她们专业读研的女孩子很多,但读到博士的少之又少,反而是男生读博士的更多。

仔细想想,从一开始,她就自己给自己设置了许多障碍,比如女孩子读到博士年纪会很大等等等等。

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她心里很清楚,因为她没有认真对待大学这四年,她没有支撑自己继续下去的知识储备。

就算她掌握了更多关于考公的知识点,但越是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她越是清晰地知道??她并不是很喜欢自己未来可能会从事的这份工作。

只是她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

大一那年,她曾坦坦荡荡地在自己的喜好一栏写下“英美文学”,但现在,她大脑里充斥着的只是“英美文学不好就业”,“翻译好歹实用一些呢”,“读英美文学你读得过外国人吗?人家都把英美文学研究烂了”。

付星觉得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不是歪门邪说。

可认真思考过后,她又觉得,就算是外国人已经研究透了的东西,她难道就不能研究吗?

外国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国内的古典文学,许多外国学者的理论被印刷成书籍,在书店里公开售卖,还有人声称这些外国学者对国内历史和文学的研究比国内学者更清晰透彻。

付星的犹豫没有持续太久,在找回自己决心后的某天晚上,她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因为她家的条件只是一般,她一直觉得,家里急需她这一份工资,需要她用钱来回报父母多年来的养育。

但打过电话后她才意识到,父母其实支持她的任何决定。

不管她选择继续读书,读一个不热门没有前景的专业,还是去工作,他们都愿意双手支持她。

她也预想到了继续读书可能会面临的经济压力、年龄压力。

可不知为什么,真正下定决心之后,她内心的那种慌乱、迷茫似乎一瞬间消失不见了。

也许在多年以后,她会为自己此刻的决定而后悔。

但那属于未来的后悔,而不是此刻的后悔。

……

舍友们惊诧地发现,付星桌上的资料书从公考资料变成了考研资料,本专业的各种参考书被她全部找了出来??在她大学的四年里,这些书并没有得到合理使用,很多几乎是一片空白。

她不由安慰自己,一片空白也没关系,现在来用最合适。

她开始看书,提升自己,把专业相关的知识疯狂地弥补??付星不觉得自己是学霸,但她应该属于考霸那一类,她知识掌握得很虚,但她专四其实考得还不错,比她平时的表现更好。

没关系,她可以先当考霸,再慢慢让自己成为学霸。

付星现在是承载着不去就业的压力、完成父母的期待和实现自己的热爱三个担子去复习的,也正是因此,她忽然不觉得迷茫了。

早起不再是难事,学习本身似乎也不再是负担,当付星迎来考研那天的时候,她自己的第一感觉是??居然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

每个人成功考上研之后都会讲述自己的考研动力,但付星想,就算她坦诚自己的考研动力,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她的动力不仅迂回曲折,而且本身是和英美文学无关的东西。

付星的确考研成功了。

离校那天,她把贴在自己书桌上的顾熠照片揭了下来,带到新学校去,让顾门继续助力她更进一步。

研究生的这几年,她没有白费,之后顺理成章读了博,和自己喜欢的作家交流,也认识了许多英美文学领域的文学家。

困难的确很多,却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多,再回顾时,那些过去已经不算什么了,她现在读着自己喜欢的专业,爱着自己的学科,某一年去S大交流,她还见了顾熠一面。

顾熠大概永远不会知道,他曾经给了她很多动力。

虽然逻辑很奇怪??她从他讲的公考课里汲取自己学习英美文学的能量。

就好像,她在讲述一个和无关的粉丝的故事。:,,.

_ad_hf();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