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 章(2 / 2)

加入书签

成功转移了话题的江源俏皮地朝着谢书白眨了眨眼睛。

虽然这些闲言碎语造不成什么伤害,但这种“饱和式轰炸”还是让谢书白有些烦躁。

谢书白感激地拍了拍江源的肩膀,从背篓里拿出自己用剩饭捏的饭团,饭团里面加了醋和腊肉碎。

和村子里的人一起走,拿出来的吃的太扎眼不合适,所以谢书白原本是打算到了江家铺子里再拿出来的,但现在他得奖励奖励自己的小夫郎。

啃了半天硬饼的江源被偷偷塞了一个饭团,吃进嘴里后裹着醋香和肉味的饭粒香得不行,里面还有清爽的黄瓜条,江源惊喜地仔细咀嚼,舍不得咽下去。

谢书白喂饭的动作迅速而隐秘,没被别人发现。

江源背着其他人“偷吃”,觉得刺激极了。

他扯了扯谢书白的袖子,小声地问他:“还有吗?”

谢书白点点头:“等到了铺子再给大哥他们吃。”

听此江源放心了,红着小脸问谢书白:“我能再吃一个吗?”

这种要求谢书白当然不会拒绝,他把背篓放到江源旁边,这样他自己就能拿到。

没想到江源拿出来的第一个没有自己吃,而是喂到了谢书白的嘴边,紧张地用眼神示意他:快点吃掉!别被人发现!

感觉江源把这场“偷吃”当成了一个间谍游戏的谢书白配合地把饭团吃掉。

与现代用海苔包裹不同,谢书白的饭团都是用豆皮或者菜叶包裹的,和自带咸鲜味的海苔比起来味道很不同,但与硬邦邦的大饼比起来,这样的饭团已经十分美味了。

一直默不作声地二哥没错过自己弟弟和他新夫君的一举一动。

江沐已经考上了秀才,在村民眼里那是有很大学问的人,他性格从小就冷,所以很少有人和他搭话。

无事分心的江二哥自然就把注意力放到了他的宝贝弟弟上。

看见两人在那里卿卿我我、判若无人地彼此投喂,二哥心底酸酸的,但他做不出棒打鸳鸯的事,只能看他弟弟吃的眉开眼笑、心满意足后,悠悠地开口:“我们是不是该出发了。”

村里人进城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大多是下午三点多往回赶,走到半夜才能到。

不过一些人在县城里有地投宿,所以一些人会选择在县城里住一晚再回去。

这次谢书白和江源就是打算在县城住一晚再走。

顶着越升越高的太阳,众人终于到达了县城。

这里不是边境,城墙不高,但足够气派,门口的守卫挨个排查文书,如果没有身份连城都进不了。

众人进城后,约好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就各自去办自家的事了。

大哥直接回了铺子,谢书白则陪着大嫂和江源去把带来的绣样换钱。

因为背篓里的东西大哥都拿回了铺子里,谢书白就把二人的绣样都拿过来自己帮忙背着了。

江源平时都是跟着他爹在田里干活,来城里的次数不多,但大嫂对这里已经很熟悉了,她熟门熟路地领着江源到了店里,和老板攀谈起来。

因为价格都是定好的,在确认没有偷工减料后,老板的钱给的很痛快。

“江哥儿的绣活真是好,都是些差不多的鸳鸯戏水图、牡丹图,江哥儿绣出来的就格外别致些。”老板忍不住夸赞到。

江源虽然不常来,但他的绣活却是准时准点到的。

大嫂也是多加对比,才选出这么一家价格最高的。

可惜老板夸赞归夸赞,这一件绣活的价格却只比大嫂的多了三文。

大嫂的绣活一件是十五文,江源的就是十八文,若是只在闲时绣,一个图大概要绣上十几天,若是整天绣,速度快的一个月大概能绣出来个七八件。

不过一直做绣活很伤眼睛,大部分人都是闲时绣绣补贴家用。若是为了几十文钱把眼睛熬坏了,就得不偿失了。

这伙计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秀出来的花样要好看、排线要规整、线头不能杂乱。技术但凡差些,店里都是不收的。

大嫂一家流落到青山村之前,家里也是比较殷实的,才有心思让她学些刺绣一类而不是下地种田。

谢书白知道,这个时代一大家子人,只靠种田的话大约一年能赚上七八两银子,城里卖力气搬货的一个月大概能拿到一百五十文到二百文,负责浆洗的婢子大概能赚八九十文,所以这绣活一件能赚的也不算少。

“老板,我们家江哥儿现在已经成亲了。喏,你看我们江哥儿的夫君,长得周正吧。”大嫂纠正了老板,介绍了谢书白给老板认识。

“恭喜恭喜!二位很是般配!”老板笑着说了几句吉祥话,客套了一番后,众人这才从店里出来。

虽然这里就是布店,但江源却没在这里选衣服,谢书白有些好奇,就问了问。

“若是去别的地方买,老板都拿你当客,但在这里买,老板会千方百计把你从这里赚的钱再赚回去。”江源很认真的说。

谢书白听此有些汗颜——他自诩商业精英,却忘了这些最基本的人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