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让你再次相信爱情(1 / 2)
一个掐头去尾的天音现示,“妖妃毒后”四个字一扔出来,历史衍生的平行时空,诸天万朝,反应非常不一样。
刘邦家,风波乍起,刚要吹皱一池春水,就被战俘营中归来的王后、女人中的大姐吕雉一手平定,虽则激发了日后更大的风波与危机,但眼下是没事了。
项羽家,英雄落泪,做末路之叹,美人剑舞婆娑以身殉之,慷慨悲歌,缠绵悱恻之情,为千古之绝唱。
相比这些流血流泪,惊心动魄,隔壁时空的李世民家可就平静多了。
此时已经是贞观十年,公元636年。
距离隋唐之乱的东奔西突,南征北战,距离玄武门的步步惊心,刀光剑影,都已经比较久远。
光幕出现,天音现示的时候,李世民在长安的皇宫大殿之前,带领群臣和后妃,膜拜聆听。
光幕消失之后,李世民站起身,身后的臣子后妃也都站起身。
李世民回过身来,正脸面对了臣子后妃。
众人敛声屏气,肃静以待,等着皇帝说话。
皇帝看看左边,又看看右边。
左边是魏征房玄龄,右边是皇后长孙氏。
远方有飞鸟划过天际,他不觉往远处眺望了一下,一恍惚间,似是想起了隋唐之乱的日子,或是玄武门那天,一些岁月深处的刀光血影一闪而过。
他眸色深深,缓缓开口,语声低沉却是掷地有声:“朕对众位卿家,并无猜疑。”
众人脸色更加肃然,心中却都松下一口气。
这句话,一字千金。
天音现示这种奇谈怪事,千古未有,偏偏又是人人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不得不信。
那么究竟该如何反应呢?
这是皇帝给定了调子。
无论背地里如何处置,明面上,先是要压下来这件事。
李世民将臣下的反应看在眼里,不露声色继续言道:“众位卿家,也不必彼此猜疑。无论朕的朝堂还是后宫,此刻并无奸佞祸国之人。 ”
这一句话出来,臣下们的反应更大。
不光心里又大大松了口气,连绷紧的脸皮都松动了。
此事的牵涉,实在是太大了。
既然是前所未有,天降神迹,那么天音所言,必然是确有其事。
但祸国之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天音又没有指名道姓。
只说是后妃女子,但对于李世民这一朝而言,所牵涉到的,又怎会是后宫妃嫔某一人的生死荣辱?
同样是开国皇帝,李世民与那些马上得天下的平民皇帝大大不同,他本就是贵族出身,从小到大,三亲六故,都是盘根错节的大家族。
等他自己登基为帝,后宫所纳嫔妃,出于家族利益、政治联姻的,数不胜数。
因此前朝后宫,完全就是盘根错节。
而这些世家大族之间,结朋党,搞针对,没事儿还琢磨着找点事儿出来,打压对方,壮大自己。何况现在天赐的良机?
没错,真是天赐的。
也没错,李世民是一代明君,朝堂后宫之中并无偏听偏信哪一个人,可是,正是因为没有宠臣宠妃成为众矢之的,这顶帽子扣在谁的身上都行,人们搞事儿的空间就更大。
这样一种情势下,如果皇帝不把天音现示的事情马上定个调子,打压下来,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顷刻之间就要乱了。
弄个不好,就是风声鹤唳,血雨腥风。好端端的太平盛世,顷刻之间,就会完蛋。
而这样大的危机和考验,李世民三两句话下来,就平息压服住,也真不愧为一代明主。
正在恐慌的,消除了恐慌,正在动歪心思的,熄灭了歪心思。
李世民心内犹嫌不足,凤目微抬,目光如冷电一般,顷刻扫视了全场:“无论前朝后宫,若真有心怀不轨的奸佞之人,朕与皇后,绝不姑息。”
他声音并不大,但有一份摄人心魄的凌厉,让全场都感到了压迫,人们不自觉地微微转开了视线,有几个妃嫔心绪复杂,将目光移到了皇后那柔弱的肩膀上。
她们心里忍不住想:“皇上竟是如此真心疼惜皇后!她的命可真是好啊!”
她们的想法一点都没错。
光幕和天音,以不容置疑的存在方式,给出了不容不信的预言,有人要撼动皇权,要祸国。
究竟是谁虽然没说,但是,后妃女子这个范围,则十分明确。
那么大家的反应,必然是要把怀疑对象,锁定在皇帝最在意最上心的女子身上。
因为只有这样的女子,才有可能得到作乱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