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失与得(2 / 2)

加入书签

“没胃口。”妇人回。

一整天都提不起劲,两人险些……哪里还吃得下。

“儿子说了,人是铁,饭是钢。”霍文生道。

两人在没吃没喝的年代里熬过来,有时候干活累了,回到家也会胡乱对付两口。

反正家里就彼此,怎么吃也没旁人知晓。

但霍卫国还是知道了,写信回来说过好几次,之后时不时托人送些家里买不到的好东西。

霍文生清楚,他现在说什么都不好使。

只有借着儿子的由头,才有点作用。

“有什么吃什么。”许是相框没摆好,妇人起身又挪了挪,然后开口道。

“嗯。”霍文生应了一句,就着煤油灯光亮,在灶间洗洗涮涮忙活了起来。

一手盖起来的房子,即便没有光亮,摸黑都能做出一顿饭。

半个小时后,木桌上摆了三双碗筷。

“儿子,尝尝。”廖柳香拿起筷子,先给相框前的碗里夹菜。

“好吃吧?”说完,给自己夹了一筷子,捧着碗一边笑一边哭。

菜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可眼泪入口是咸的,咸得发苦。

霍文生这会也说不出安慰的话了,伸手轻拍着她的背脊,泪水迷糊了自己的视线。

昏暗的堂屋里,呜咽声此起彼伏。

过了几天,村长霍文武来到家里,视线在堂屋相框上停了停。

“文生哥,嫂子,县里派出所说没有寻到孩子的父母,如果你们想要领养,组织上会帮忙办好手续。”

见到来人,霍文生和廖柳香都没有心思起身迎客,听到这个消息,两人身子一怔。

霍文生看向廖柳香,廖柳香看着霍文武。

“要!”廖柳香眼睛都没眨。

“柳……”霍文生本想问她想法,听到这个回答,随即点头。“麻烦了,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男人起身,打算进屋里找证件、拿点钱。

霍文武想了想说:“需要准备孩子吃穿用的东西,自己到县里抱回来。”

其它手续,不需要他们操心。

“好。”霍文生点头。

孩子的东西?

廖柳香想起霍卫国小时候用过的尿布、背带、小衣服什么的,全都收拾在楼上仓库里。

她立刻就把它们通通翻了出来,一整天都在忙着清洗、晾晒、烘干。

翌日。

二人进了城,抱着个小婴儿,坐着派出所的车回到家中。

“同志,麻烦你了,谢谢!”霍文生说。

“谢谢小同志。”廖柳香说。

“不用客气,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等二人下了车,拿起东西,他们直接调转车头离开。

这会天还没亮,看到印着公安两字的车子经过,任谁都会多瞧一眼。

没想到,竟然一路开进了六溪村,最后停在了霍家坡。

“文生,你们这是打哪回来?”村里的老人见状发问。

“三叔公,我们去了县里一趟。”霍文生回,把派出所给孩子买的、没吃用完的东西放下。

见其他人探头探脑,霍文生有些无奈,但也没出声赶人。

乡里乡亲,总归是瞒不住的。

“这是?”另一人问。

“卫国的妹妹。”霍家坡人都知道,文生家的儿子不在了。

眼下听到这回复,众人心里都有了数。

只是没想到,老两口竟然抱回来一个女娃娃,还是坐着警车回来的。

“挺好的。”男人回。

人活着,总得有个盼头。

有些人的盼头是枕边人,有些人的盼头是孩子。

像霍文生和廖柳香,便是后者。

响应号召只生了一个,好不容易拉扯大,建了功立了业丧了命,到头来一场空。

这些天,每每路过都能听见老两口抽泣的声音,他们是既心疼又无力。

现在多了个小娃娃,想必能减轻不少痛苦。

“嗯。”霍卫国点头。

听着外头的说话声,廖柳香在屋里静静看着襁褓里的小婴儿。

几天不见,白嫩了些。

离开的众人,边走边聊着。

“老天爷还算开眼,不然文生和柳香怎么活得下去啊!”心疼两口子的人说。

“是啊,这小娃娃来得真是时候。”另一人接话道。

“才出生就被丢了,她爸妈造孽!”年轻一点的摇头叹气。

“只生不养,算什么爸妈?”听到家里人说,村口来了派出所的车,村长霍文武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正巧碰上众人闲聊这些,直接出声提醒:“都把嘴上门关紧了,日后她就是我们霍家坡的孩子,她爸妈只有霍文生和廖柳香!”

“你放心,我们明白的。”众人回。

这年头,多得是生而不养、弃置不顾的人,但知情人一般都不会提及这事。

霍家坡几十户人家,多多少少沾亲带故,自然也不会干这出讨嫌。

霍文生耳朵尖,出来关院门,正巧听到了这话,安心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