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王胜男(1 / 2)

加入书签

仔细分辨,这条红白相间的鲤鱼的声音听起来相当稚嫩,因为这个缘故,有些性别模糊。

“这条大河时常有船只经过,还有渔网捕捞我们。”说到这里,鲤鱼隐蔽地看了景恣一眼,“我是第一次见到带钩子的线。像这种工具,一次应该只能钓一尾鱼,看上去像是有钱人才会玩的东西。”

“所以平时,我会前往没那么多人的地方游。有时候那边的河里会有食物……啊,当时我看不出那是人,它们很小,跟你们并不一样,都没穿衣服……有些小孩儿身上还有伤,人类会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吗?”

“后来我学会了人类的语言,才明白那些抛尸的人说的是‘下辈子别投生在我家’,他们称这些被抛弃的尸体为女儿。”

“总之,我虽然吃了人,但我没有主动去害人。我只是吃了被人丢弃的人类……而且在她们还会动的时候,我是绝不会吃她们的,我吃的都是尸体。”

女婴也是被丢弃的,不过不是河里,而是树林里,她的父母似乎是希望野兽来结束她的生命,但却意外的被姥姥给救下了。

眉心一点朱砂的景恣开口:

“你一共吃了多少人?像你这样,体内必然於积着一股阴邪怨气,如果侥幸修炼成人,也活不了多久!”

女婴和鲤鱼异口同声地问:

“你怎么确定?”

这人说的太言之凿凿,仿佛亲眼所见一般。

“它吃了那些……化为人形后必须要偿还这份恩情,那么势必会被捉妖师追杀。”

对于那些被抛弃的孩子,景恣仿佛觉得烫嘴般,含糊着堵在喉咙里,不肯正视她们的存在。

而“恩情”和追杀之间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捉妖师这个词,曲灯语很不喜欢。

应该改为捉祅师才对。

祅,本意是指凶恶的祅怪。

妖本意美好,却被掌握话语权的家伙摸黑。

而那些孩子被抛弃之后,必然要去找杀了她们的人报仇,鲤鱼偿还恩情的方式,必然是要见血的。

捉祅师和修仙者有什么不同?

从名字上区分,一个是以对付祅怪为职业,有超越常人的能力的人。

另一个则是修炼自己,寻仙,追求长生逍遥。

女婴抱着鲤鱼,说:“鲤鱼的做法有什么不对?捉祅师去除它,才是乱管别人的家务事。”

景恣眼神中流露出“简直无法和你交流”的意思,并不明显。他转过头来和崔尺素交谈:“唯有将这条鲤鱼带回林泉寺,才能避免血灾。”

实话说,上个世界到这个世界,目前为止,曲灯语还没看到过比景恣模样更标志的男人。但他的一言一行,又充分向曲灯语展示了——我是个男人。

“看来你对林泉寺非常熟悉。我们刚来这里,也听说过林泉寺的名号,只是不太了解,你能给我们说说吗?”

崔尺素脸上带着礼貌性地浅笑,表现出可以商量的态度。

景恣仿佛一个热心的传教士,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脸上露出了笑容,和崔尺素谈起林泉寺。

曾经有一个僧人,往西方寻找佛祖的故乡,将经文和佛法带回这里,而林泉寺正是那个僧人传播佛法的地方。

这座寺庙历史悠久,出过不少名僧。

如今最为有名的,正是迦叶尊者和弥勒尊者,他们能够降龙伏虎,保佑一方平安。

女婴问:“这里原来有龙和虎吗?那么在这两个光头来之前,它们有作恶伤人吗?你们都没办法?”

景恣脸上的笑容和话语一噎。

因为在两位尊者来之前,林泉寺只有雕塑,并没有活的龙和虎。

是这两个活的动物,为林泉寺带来旺盛的香火。

于是,景恣叉开刚才的话题,告诉女婴有关两位尊者的故事。

传闻降龙尊者因为尘缘未了,才下凡来渡劫。而他所骑的金龙,是传说中一支河流的龙王,它用洪水淹了一个小国,将佛经藏于龙宫。

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这条龙便一直跟在降龙尊者身边,忏悔自己犯下的罪孽。

而伏虎尊者是听到有老虎饿肚子的声音,将自己的饭菜分给老虎,成了老虎的朋友,于是有了「伏虎」的尊称。

这下子,就连崔尺素也绷不住了。因为成为老虎的朋友的人,明明是她们。

况且,她们也没有分食物给金桔,只是在金桔吃到骨头,喉咙卡刺的时候帮过她一次,便成了朋友。

老虎吃肉,和尚吃素,分饭一事怎么听怎么荒唐。

听完林泉寺的事后,崔尺素便和景恣分开了。

临走之前,景恣的目光落在鲤鱼身上,再次提了一句“送到林泉寺净化”的事。

作为人,崔尺素和女婴需要去寻找住宿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