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2 / 2)
“哦?阑儿是去过青州?所以才有这般定言?”苏衡挑眉问道。
“好?”苏琮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妹妹你昨日还问我青州是什么样的地方呢,怎么就今日……再说,那地方能有什么好?”
“青州蛮荒之地。想来昨日琮儿也与你说了一些,那地方,说是我大晋南域,实则未曾王化,南蛮之所。实在说不上好来。”说道青州,苏衡没有什么好话,也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好。
“可那里有地啊。不仅有地,而且朝廷上还没有人能把手伸进去,没有大族,没有高门豪绅,没有文臣党派!可以任我施为!”
苏衡听这话,忍不出大笑出声:“哈哈哈,你呀你呀…翁翁见你聪慧都要忘记你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了。
你说的是没错,可不说那边山地沼泽,便是有地,亩产极低,粮又收不上,收上来也无法反哺中原,又有何用!”
又不是去那边当个没人管又管不了的人的土皇帝,有地能如何?它没产出啊,有产出又送不出来与中原物产置换,那能干什么。
苏阑之却不理苏衡的嗤笑,嘴角上扬,轻声缓语道:“我梦游之界,一季亩产八石。”
什么!!!
八石!!!
苏衡惊变了脸,簌的起身,带的身后座椅应声而倒。
他也顾不得倒下的座椅,探身紧张的问:“可是真的?真有八石!你可学得?可知如何种得?”
“嗯!真的……只是,我只知晓些皮毛。”
她前世又不是农科院的,自然不知道多深奥的知识理论,但是皮毛还是知道点,毕竟自己也是在乡里待过,组织过农民种植的。
“皮毛?怎么就只是皮毛?”连苏琮都急了:“妹妹,那是亩产八石啊!八石,可令天下粮产直接翻四倍。四倍!可使天下再也不会有饥民饿骨了!
这样的学问,怎么只学到皮毛?翁翁,我们去趟白云观吧,离京前,把那秘术抄录下来。”
苏琮还不知道苏阑之借梦游之说来表她的际遇。也无暇顾及她说的什么梦中之界,只当她是在白云观内学的秘术。毕竟传说斗姆娘娘可是粮祖。她有传下来的种田秘术也是应该的。
苏衡瞪了眼苏琮,让他不要如此跳脱。又问苏阑之:“你说的皮毛,是多少?”
“亩产翻四番不容易,但是翻个一两番总是没问题的。而且……从哥哥对青州的描述来说…我总觉得,青州的地貌和气候,以当下的耕种方式,一年两季,一季三石,该是有的。翻一番亩产六石,问题不大。”苏阑之想了想回道。
从地理上来看,那青州和后世浙福广那边有些相似,不过那都是猜则,具体怎么样还是要到那边之后才知道。
“青州一年两季是有可能的,毕竟锦州良田也能做到一年两季的。只是这样会地力不足,来年收成会有所削减,需要修养。”苏衡抹了把胡须道:
“可一季三石?莫说青州,锦州上好的水田也不见得有如此稳定的产出。你是如何推得的?”
阑之歪头笑道:“我仅是猜测。具体也是要到那边看的。只是多瘴气之地,一般地力肥沃。不过也要看水道分布。
有些地方,水草植被丰富,可野兽也多聚集于此。青州野民不一定能抢得,所以耕种的可能本就是地力不丰的荒地……”
苏衡不等阑之说完,便打断道:“你说的种地之法,先不说青州,是所有地方都可行?如燕州那样的贫瘠的地方呢?”
“我不知燕州能有多贫瘠,不过小翻一翻还是可以的。”阑之犹豫道。
以现在不育苗,无深耕,也没有肥料的条件下,能亩产二石,其实不能算产量很低吧……翻一番也没到后世最低亩产呢,这个自己应该没吹牛吧~
“好,好啊!小一翻也很了不得了!一翻,我大晋便再也不用愁农税了!”苏衡两眼精光烁烁:“有此法,那新制就该让位,国无粮草之忧,那弊病便能解了!”
“解不了,祖父。”苏阑之当头就给苏衡泼了盆冷水:“粮食生长是要时间的。您忘了,现在已是入秋。未得验证,只是一句空话,便想让天家缓缓新制?还是你想去燕州?”
我要是皇帝我都不想见你!
苏衡一时没反应过来,但一深想,不由愣在当地。
是啊,这一切都只是一句空话……
“而且……祖父,您自问一句。这法子真的能广而推之吗?”苏阑之再问。
真的……能么?
不说别家,便是自己苏家,也不会平白的把这法子让出去。
至于朝廷推广……先不论天家与朝堂诸公信不信,便是真信了,推行至寻常平民,想来又是一翻功夫。
粮多了那自然是好事,但是粮多了吃不完,吃不完的粮要去哪?
寻常百姓之家自然是储存囤积,以备灾年。
那大家豪绅呢?存那么多粮给谁吃?自然是想卖一些出去折成现银或换取他物。可天下人都有粮了之后呢?卖给谁?
丰年贱谷,谷贱伤农。
问题的根本还是在地。只要地还在那些大族手里,地里产再多的粮也没用啊。
亩产二石他们不愿意把地让出来,亩产四石他们就能把地让出来了?
严良生啊严良生,这世上难不成只有你那一条取死之道吗?
苏阑之不知道苏衡心理想些什么。她自己想的和苏衡完全不一样。后世的政治课教过她,剥削者之所以为剥削者,就是他们会最大化的压榨底层人民的劳动力。
自己家里种的粮食更多,能养的人就更多,他们就会恨不得把天下的地全全进自己家来。
根本不愿意把这种种植方法广而告之,当下又是信息不通的年代,推广个十年二十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她见苏衡的神色,顿了顿才道:“所以我说,青州是个好地方。”
“妹妹你怎么老想着去青州?”苏琮在边上嘀咕:“青州那破地方有什么值得人惦记的?”
燕州虽与胡人接壤,可好歹比青州好吧~
“嗯…青州果然是个好地方!”苏衡也回味了过来,“青州好啊…只有青州了。”
青州虽荒蛮,但此时荒蛮也有荒蛮的好处。就像阑儿说的,那边没有朝廷的手眼,自己可以在那边安心试验,推广开去也不会有任何阻碍。
一州之地,哪怕耕田再少,也可比一个氏族了。
天家的新制推行必遭重创,税收不足,国库粮草断缺是要伤国本的。
自己在青州潜心经营几年,若真能入阑儿所言,一州之产,足以解当头国难。
运不出去?呵,那时便是山,天家也能让人它给搬走了!
这才叫于无声处惊雷呢。
“祖父看来是想明白了。既如此,我们就该想想,夜明珠该换些什么了。”阑之懒懒的靠在交背椅上,笑嫣嫣道:
“这样如何?祖父深懂帝心,愿为上解难,自去青州,携军户一万!只是,这一万户,总不能我们家自己掏腰包养活吧?”
“哈哈哈哈,自然要户部备好粮草安定其心。”苏衡满意的点点头。
原先还有些头疼那三千军户自己怎么安置。毕竟到了那边,哪怕是让他们就地化成农户,也需要几年才能缓过来,朝廷的支援自是不会长久,紧接着自己难免要应对民便。
现在,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若阑儿所言当真,只要有一年,不,哪怕只有半年的口粮,等到明年地里有可以让他们活命的产出,别说一万户,只要地够,三万户他也不惧。
更别说那些原本在燕州就失地的军户了。届时,别说闹腾,就是让他们回中原,他们都不见得要回来。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剩下———
“夜明珠,怎么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