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1 / 2)
夏思清跟着陆班一路走进了办公室。
这会儿的教师办公室条件还很一般,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加起来十来个老师都挤在一个屋里头,他们办公用的桌椅也都还没能像十年后一样成批采购置换,都是不晓得是哪个年头淘换出来的,桌腿有粗有细,桌面厚的厚薄的薄,两张桌子面对面的一拼,就是两个老师的办公位。
陆班的办公桌正对着窗口,在这种倒春寒的日子里,刚一坐下,那风就从关不紧的窗缝里呼呼往里灌,直吹得人心窝都是凉的。
陆班作为校长亲自挖来的老教师,按理来说也能被安排个不错的办公位,但她到底是从乡下中学上来的,自身学历也一般,还一进校就做了高二班主任,在没有出成果之前,没法服众,被其他老师明里暗里排挤也是职场常态。
在夏思清的印象里,陆班也只在这所学校任职了这一年,期间就因为不认同学校书记下达的“学风纠正任务”而被记上了仇,夏思清升高三的时候,学校换了校长,陆班也就被重新踢回了乡镇中学,她重新扎根在乡土,后来的十年间也为农村培养出了好些个大学生。
虽然陆班的教学风格一直很严厉,就像挥着鞭子在背后驱赶着学生不停向前走一样,是学生们最讨厌的老师类型之一,但作为受益者,夏思清却是很敬佩她,也很感谢她,因此面对陆班时有意识地收起了身上的尖刺,乖巧得如同学生时代的自己。
陆班提着热水瓶往放了胖大海的陶瓷缸子里加了点热水,却也没喝,而是转身递给了夏思清。夏思清下意识地接过,思绪一下子回到了过去。
上辈子的高二也发生过一样的事情,那会儿她傻不愣登,以为陆班是泡茶给自己喝,接过就咕咚咕咚灌了个水饱,还觉得茶水有点微微甜,后来才反应过来,陆班那是觉得办公室的窗口风太冷了,怕她被吹出冻疮,让她捧着杯子暖暖手。
“这次考试怎么回事?”陆班一边问着一边拿过了夏思清的试卷,又拿了只红笔翻到后面给夏思清刚做的大题做批改。
夏思清没找什么理由,实话实说道:“考试时候走神了,在想别的东西。”
陆班停了笔,抬头看夏思清,眼神里带着明了。她想了想,开口道:“学校里最近传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老师和你也相处了半年多了,我自认还是有看人的眼力的,老师相信你,你很聪明早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好好学习,不要让那些场外因素影响到你,只有你成绩好,站得比他们所有人都高,你才能跳脱出这个环境,彻底摆脱他们……”
陆班说完顿了顿,又道:“如果这些事还是太困扰你,你来找老师,老师来想办法。”
夏思清摇了摇头。
《骆驼祥子》里有句话很对:“他们可会造谣言,有时完全无中生有,有时把一分真事说成十分,以便显出他们并不愚傻与不作事。他们像些小鱼,闲着的时候把嘴放在水皮上,吐出几个完全没用的水泡儿也怪得意。”
嫉妒、猜疑、臆度、诋毁……这些就好像根植在人类内心的丑陋面上,特别是对于思想还懵懵懂懂、一带就跟着跑的青少年,无论老师出面是要求禁言还是解释敲打批评都制止不了谣言在背地里的散发,更或者说,老师越是插手越会加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更推动他们在一个个小团体里造谣传谣搞孤立,就如同禁果效应,越制止,越无用。
上一世就是这样。
想要处理谣言,只能从最根源处解决,夏思清直接拒绝了陆班的好意:“这些不会再困扰到我了,我能处理好它。”
陆班犹疑地看着夏思清,见她目光淡定,脸色平静,才半信半疑地稍放下心来。
她给夏思清批改完大题,又勉力了几句,才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个信封递给夏思清:“上学期你参加的演讲大赛的结果。”
信封已经开口,夏思清倒出信纸,看到上面的奖项抬头才隐约记起有这么一回事。
这是她高二上学期时候被学校推荐参加的一个英语演讲竞赛,主办方是本地的外国语大学,这所大学是国内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也是现在唯二的重点外语院校之一。
这个英语演讲大赛也是近两年才开始举办,旨在培养高中生的外语兴趣,从中选拔优秀学子以兹鼓励。
陆班笑道:“祝贺你拿到金奖,校长已经在挂横幅了,明天主办方的校领导会来颁奖,你可得准备准备。”
“还有颁奖仪式?”夏思清惊讶道。她后来的人生里发生了太多跌宕起伏的事情,当时觉得很艰难辛苦的高中时代回首再看反而觉得不值一提,那些记忆也就都归拢埋藏在了记忆的深处,只留下一些模模糊糊的印象。
夏思清隐约觉得好像有那么一回事儿,但细想又总觉得记忆不太真切。
她记得自己学生时代拿过不少竞赛征文类的奖项。这些奖项大多是在升旗仪式上,广播里朗读播报得奖结果,然后回了班级老师会给发张奖状,再另外给点奖金,奖金回家后就被养母搜刮走,奖状就折一折放在了抽屉里,但她还真想不起来高中有参加过大学校领导亲临颁奖的颁奖仪式。
陆班很看重她接手这个班后学生拿到的第一个奖项,又再次叮嘱道:“人家外国语大学很重视基础教育,总共三个金奖,另外两个金奖那边也是主办方亲自去颁的奖,明天你可得收拾得精神一点儿。”
夏思清想不起来具体就也不再纠结了,点了点头应下,还驾轻就熟地问道:“要准备领奖感言吗?”
陆班大手一挥:“有备无患。”
夏思清应了下来,临走时心念一转又向陆班确认道:“陆老师,金奖有奖金吗?”
陆班嗓门都高了:“有,两百多块呢!数额比较大,到时候主办方那边会开汇款单给你。”
两百块在91年那可是大手笔了,一般的工人每个月工资也就200多,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还没开始薪酬套改,到手的甚至还可能更低一点。
陆班这种二十年教龄的老师还是到了市里的高中才每个月足额拿到了220的月工资,之前在农村任教那会儿,乡里要交财贸任务,没钱给老师发工资,都是给开个白条印个金额,盖上政府红章就算是发工资了,这白条工资想要花出去还得受人白眼,不打折都没人肯收,一百块的白条花出去也就能买回来八十块钱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