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引》(1 / 2)
下午,王念还有一节文理课。
她和丰焕到学堂的时候已经不太早,所以,她们只好坐在了学堂靠外的地方。
“丰焕?王念?”有人叫到。
循声望去,她们看到了刘又青。刘又青朝她们走了过来,说:“你们和我一起到前面坐吧,我旁边正好还有两个位置。”
刘又青的座位很靠前,周谦就坐在她旁边,两人身边各有一个位置。王念坐在了周谦左边,丰焕坐在了刘又青右边。
王念注意到周谦手边的一本《经典导引》,便问周谦:“你已经买到《经典导引》了吗?”
“没有啊,”周谦烦躁地翻翻手里的书,“这不是我的,是我哥哥以前用的。这个是旧版,我还得买新的。”
“新旧版差别很大吗?”丰焕问。
“不是差别的问题,”刘又青顿了顿,四顾之后压低了声音,“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个金师叔啊,他每年都刊刻一本新版《经典导引》,当年的门人必须买当年的书,否则,他就会让你经典这门课的总评很惨淡。”
“这老东西坏得很。”周谦小声说。
“咳,”刘又青咳了一下,打断周谦,又接着说,“新版必须买,而且吧,它卖得比较贵。一本新版《经典导引》要卖到一百下品灵石,黑市上甚至会炒得更贵。所以,你们能买就尽快买吧。”
“如果不买,真的会很惨吗?”丰焕问。
“是的,”周谦笃定回答,“我一位族兄当时手里差钱,就没买最新版,结果金老头直接让他不合格了。若非此事,族兄必然已经是外门门人。”
“可是,我一块灵石都没有。”王念说。
“我也是,根本就没有,”丰焕说,她摸摸王念的肩,“看来咱俩得想办法搞灵石了。”
“抱歉,我手里的灵石也不太充裕,买书之后拿不出更多,”刘又青说,“不过,你们可以稍微等一等,我们的月例还没有发。月例应该有个二三十下品灵石,虽然不够,但到时候再东拼西凑一下,我有富余灵石后也可以借你们一些,最后也许就够买书了。”
王念忧心忡忡地上完了下午的课。课没有太听进去,她所想的,是怎么弄到足够的灵石。
凡俗界的货币是金银,修真界的货币则是灵石。看来,人无论到了哪里,都要乖乖赚够足够的钱才能活下来。
在家乡的时候,王念对金银就没有多大概念。农家自给自足,只在集市上售卖粮食和一些手工编的篮子,取得金银,然后买一些用于生产的工具和其他物品。在王念生活中,金银的概念很淡,有些时候,乡下人直接用农产品来交换。
而在修真界,她想要得到灵石,大概就要自己去劳动了。可是,她能做什么呢?
王念苦思冥想得不出答案。
下课之后,刘又青和周谦去买书了。王念和丰焕也跟着去了。
她们两人分文也无,不过丰焕说,去市面上转一圈也好,看看能不能找到赚灵石的机会。
市集在灵修门驻地附近的宛叶城,这个小城便是依托灵修门在此间驻地而兴起的,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这里都有卖的。
王念和丰焕顺着人流走,很快来到了摩肩接踵的市集区。街道的两边都是四五层的高楼,街上挤满了人,看装束多是和他们一样参加此次灵修门外门选拔的门人。
王念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不由看了又看。丰焕死死拽着她,两人才没有被挤散。
“别看了别看了,以后有的是看这些的机会。人这么多,你注意着点儿!”丰焕说。
王念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开始专心走脚下的路。脚下,路面的石板被往来不息的行人磨得光滑,透出绿莹莹的颜色。
丰焕留心看着街道两边的店铺,试图寻找招工启事。虽然说是有不少招人的,但是工资开得很低廉,也就十或十几下品灵石一个月。
丰焕从来没过过差钱的日子,之所以现在身无分文,那也是因为她娘决心叫她体验一下生活艰辛、求道不易。她原本不服气,想着凭借自己的能耐,就算到了灵修门也能混得不错。哪里想到,现实是如此打击人,她所见到的所有招工都是门槛几乎没有、工作量极大、薪资极低的。
而且,看到那些肮脏的门面里,微笑待客、转身便责打学徒的掌柜们,她便意识到,钱少活多还只是一方面,更可怕的一点是,做工便难免会被管事的人肆意打骂。
而这是丰焕完全接受不了的。开玩笑,她娘都舍不得说她一句,她哪里有主动跑去给别人当出气筒的道理!
丰焕认为自己真没必要受这罪。既然没到必须要去做工的地步,那她就不会去做工。
还是趁早给娘写信,讨些生活费吧,想来娘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娇惯养大的女儿到这里受苦。
想到这里,丰焕不再担心灵石的问题,心上轻松了很多。
“我们先去书坊看看。”
丰焕和王念询问了几个人,沿着大致的方向向城中书坊走去。街道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拥挤,最后,在离书坊街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她们彻底挤不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