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 章(2 / 2)

加入书签

乔宁能够理解,以前父亲是朝廷官员,母亲是官夫人,父亲自是不必说,每日处理公务、应对官场上各种事已是千头万绪,母亲也要出席各种官夫人的宴会、茶会,料理乔府中的事,很少得闲。

如今却都闲下来了,突然闲下来的人最是无措,感觉生命突然失去意义一般,碌碌不知所以。

杨氏苦笑:“你爹他都在屋内转悠好几圈了,幸亏当年他科考时念的书还在这儿存放着些,便寻出来翻看温顾了,不然非得闲的发疯。”

对于此,乔宁也无甚好法子,人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总需要适应的过程,他们三人都从头开始,以后总会越过越好。

母女俩说着相互宽慰的话,像一对无话不说的姐妹花,不一会儿忧郁的氛围便散开不少。

“我还知道一件好玩的事儿。”乔宁想方设法开解杨氏,便搜罗笑话给她讲,“咱离开京城时,娘可曾注意到南城门处有几个徐家的家丁。”

杨氏点点头,她当时也看到了,还因此悬心,担心是徐延又找麻烦。

“徐延那是等着看咱笑话呢,他满以为咱们只能落魄地坐货车离开,没想到张大人早就给我们预备好了马车,那几个家丁只能悻悻离开,徐延连最后一口气都没出。”

杨氏恍然:“难怪,想那徐延也是黔驴技穷了,竟想到盯梢来挽回自尊心,还好有宁儿卖给张大人的图纸,宝贝女儿当真厉害。”

乔宁害羞一笑,突然想到,既然铅笔的图纸能跟张大人换两辆马车,若在江德做此类生意,说不定也是个商机,或许可以一试。

“说到徐延,娘就想到一年以后要还他一千两白银的事。”杨氏又开始担忧了,“要是以前咱家随随便便就能还他千两白银,可现在,身无分文如何还得起?”

“娘,这你不用担心。”乔宁抱住杨氏的胳膊,软软乎乎说,“我能跟张大人做生意,就能在江德挣钱,肯定能挣大钱,不仅能还了徐延那厮的钱,还能给爹娘买大宅子,给娘买珠宝戴。”

这话把杨氏逗乐了,无奈笑道:“咱小宁儿最有能耐。”

晚间,乔青山带着小儿子过来拜会。

乔青山这是刚下值,府衙里事说忙不忙,说闲也闲不到哪去,在府衙时就听说堂兄一家的户籍上报的事,回到家又听许氏说乔青坤回乡了,还被罢了官,如今一家子住在跨院里。

他感慨不已,昔日青坤堂兄学识最好,不想一番折腾全成空,惜哉!

小儿子乔承今年九岁,在德馨书院开蒙,也被父亲带到跨院来,给未曾谋面地大伯大娘和堂姐见面问安。

“青坤兄,多年不见,不想再见却是这般光景……”乔青山是当真感慨,当年两人一起寒窗苦读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么,那般辛苦又是否值得?

乔青坤摆手,示意此事不必再提,本就伴君就如伴虎,况且又是新君上任。

“这是小侄儿吧?小小年纪长得真俊!”乔青坤夸赞,“听弟妹说侄儿在德馨书院开蒙?是否有些早?”

乔承规规矩矩行了个晚辈礼,一本正经说:“大伯,承儿已经九岁,启蒙不算早了。”

乔青山也说:“衙门事儿多,先让承哥儿在书院开蒙,等考了秀才我再为他好好寻个恩师。”

乔青坤点点头,德馨书院虽没考中进士的,但教出区区秀才却没问题。

他转而对乔宁道:“宁儿,你带弟弟去玩,我与你堂叔有事要谈。”

乔宁应了声,招手唤来乔承,不用想也知道长辈们要谈的定是东院祖宅的事。

乔承倒乖乖跟她走,还规规矩矩叫她:“堂姐姐。”

乔宁还没带过这么大的孩子,哪怕他很听话,便翻出在家时时常抱着的暖手炉给他玩,炉门还是鲁班锁:“这个给你玩。”

乔承大眼睛炯炯看着那鲁班锁,目光垂涎,片刻之后又拒绝:“多谢堂姐姐,承儿已经开蒙,不能再玩小孩子的玩意。”

乔宁:“……”

她一十七岁的少女还在玩儿呢。

“这不是小孩子的玩意儿,你看这锁的机关很复杂,只有聪明的人才能解得开。”

小乔承接受了这个说法,接过乔宁手中的暖手炉,专心致志地找解开鲁班锁的方法。

乔宁侧耳去听乔青坤等人说话,乔青山对于家中二弟搬家的事,其实也没好法子,左不过是等乔青森回来,大家一起说服他搬走,只是崔氏一向厉害,乔青森为了家和,有时候也做不了主。

乔青山若有所思:“若是怎么都不搬的话……”

“实在不想搬,东院便租赁给二堂婶他们吧。”乔宁接着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