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 章(2 / 2)

加入书签

顾瑶倒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特别的习性,不禁感叹了一番,又道,“那这花能在京中看到,定然价值不菲。”

常夫人点头,也不得不承认这崔府的财大气粗,“其实又何止这一盆幽州的花,这宴厅里面怕是每一处都花了不少银子呢。”

听到常夫人这般说后,顾瑶不禁起了疑,流水的银子花出去,总不能真是为了让大家欢欢喜喜过中秋吧?

她记得册子里写过,中郎将府的二小姐一直是在老家幽州抚养,看来倒是对得上。

北方长大的孩子,自然对马匹不陌生,对那样的皮扣不陌生。

她又倒了杯茶,一边品,一边抬头看往对面的方向。

这一看,倒是真看出些规律。

譬如,上次回门见到的那些礼部官员的夫人几乎都坐在那边,其中就有格外眼熟的秦侍郎的夫人,不过夫人们相熟,坐在一起倒也说得通。

可对面那些人中,凡是自己能够与册子里的描述对应起来的,基本都是文官家眷。

而相比顾瑶她们自己这边的西边北边的特色器物,那边摆放的东西更让顾瑶觉得眼熟,京宝阁的屏风,南湖郊的芭蕉叶……

还有许多,虽然自己没见过,但只瞧一眼,便知道是京中物件的东西。

顾瑶慢悠悠将茶杯放下,如今才总算明白,虽然这崔夫人没有刻意安排宾客位置,但却早在无形之中,将文武官员的座位隔开了。

可这是为什么呢?

顾瑶在心中暗问自己,当初她被关在顾府院子里时,都还在听说当今皇上正是因为想要缓和文武关系,才倡导的文武联姻一事。

自己也是因为这个,才会被推出来嫁给谢千山的。

既然如此,身为礼部官员,不是更应该做皇上所想之事吗?

可顾瑶望着这泾渭分明的左右两边,却实在不知道对方安的什么心思。

这哪里是协调关系,分明是无形中将两派对立起来。

她微微眯着眼看着对面那些夫人小姐们的神色,似乎都能猜到她们在笑话这边武将家眷们的不懂礼数。

或许是巧合,只那么一眨眼的功夫,顾瑶就看到顾夫人和顾珊出现在了宴厅里。丞相夫人和新科状元的未婚妻,自然让对面的那帮人巴结得不得了。

也就是那么一瞬间,顾瑶便明白过来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

皇帝希望的,却并非是官员们所希望的,所以自己才会被推出来嫁给谢千山。

顾瑶更有理由相信,就算谢千山没有如传言那样重伤不醒,顾府也不会将嫡女嫁给一个有着赫赫战功的武将。

因为相比谢千山,顾府会觉得吏部尚书的状元儿子更有价值。

这些文官,打心底里就瞧不上坐在她们这边的人,顾瑶将眼神望向最前面的崔夫人,心道,这人也不会例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