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庆阳王府坐落于河湾高地,而摇光楼则是府中最的建筑,檐下铁马叮咚,声声入梦。

阿霁恍然惊醒,缓缓转动眼珠,失神地望着帐外灯影。

这是她回到郁致的第六天,崔迟日间刚被刺史部的人接走,贞吉虽百般挽留,但碍于王妃的缘故,最后也只得作罢。

王妃和最初的阿霁一样,都对崔迟抱有成见。

她闭了闭眼,脑中仍有些混沌。想到那座荒宅,她便觉无比失落,眼泪无声滑落。

她抬手轻抚着丝滑的锦衾,又吸了吸鼻子,有些陶醉地嗅着帐幔间的绮罗香。

渐渐地,梦中那充斥着血与火的记忆慢慢隐去。

她披衣而去,蹑手蹑脚走到了外间,正欲推窗时,就见珠帘微微一晃,陪侍的蜻蜻走进来道:“公主有何吩咐?”

阿霁吓了一跳,忙摆手道:“下去吧,我想透口气。”

蜻蜻也不敢多问,帮她支起窗扇,又拿来一件披风给她搭在肩上,这才悄然退下。

阿霁伏在窗前,深吸了口气遥望着远方。

水天相接之处,星垂四野,月碎波横,烟树迷离,雾霭丛生。极目远眺,也只得一片模糊的阴影。

此次崔旻结集五千部众,分两波陆续进入庆阳。

一部分由次子崔小满率领,曾在姑射山下阻击送葬队,若非刺史部发函命郡兵营救,恐怕所有人都会命丧当场。

另一部分则屯兵边境,在看到崔旻首级后迅速溃败,有的向北逃窜,有的则原地投降,仅有小股势力拼死抵抗。

“前世子崔晏的残余势力已彻底肃清,王家的眼线也随之逃逸。公主此次居功至伟,若非您以身犯险,深入敌境牵制崔旻,恐怕我们没这么顺利……”

想到萧祁的话,她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崔晏这个名字在脑海中翻腾时,她忽觉惘然,呆望着苍穹良久,直至困意袭来才起身回寝阁。

‘咚’一声闷响,披风不慎卷倒了矮塌旁的铜瓶。

她弯身扶起,见瓶中画轴散落,遂一一插好。

其中一卷不慎散开,阿霁正欲收好,眼神却像是胶着在了画上,半分也移不开。

昏黄绢面上绘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双鬟垂颈,缟衣素袂,正悠然倚在清池畔,身后是一株苍劲老梅。点点红梅碎梦般洒落池面,也坠了少女满衣。

此画笔触精致,细腻传神。

而那杏眼桃腮的少女,竟有几分像……姑母?

画中并无落款,她只在角落里找到四个连在一起的篆字:玉楼藏真。

墨迹上面,似乎有淡淡的红痕。

阿霁又拿来两盏灯,凑近了细看,终于辨出那是一只小巧的唇印。

她顿时失笑,这必是姑母少女时的杰作。

听说她以前喜好收藏书籍,凡是珍爱的孤本,都要以素绢包好,在落款旁加一个吻痕。而姑丈早习惯了她这种癖好,甚至能从颜色和香味辨别出她用了哪种口脂。

阿霁将画轴卷好,打算和王妃说一声,带回去给姑母瞧。

先前因崔小雪的错误暗号,导致崔家老二崔小满一头撞进了朝廷的罗网,被军曹吴庸抓获。

其后吴庸在围剿崔旻时,又生擒崔大寒,他知道这俩人朝廷肯定有用,遂让人押到了郁致。

阿霁如今休养的差不多了,打算明日去见崔大寒。

崔大寒披枷戴锁,被狱卒们用铁笼推出了阴暗的地牢。

眼睛适应了天光后,他缓缓放下了手掌,隔着粗糙的铁栅栏,看到对面檐下站着一个伶仃少女,鸦鬓雪肤,锦衣绣襦。

那般高不可攀,那般遥不可及。

想到离别那夜,只觉恍如隔世,他喉咙里顿时涌起一股腥甜。

“崔迟杀了我阿耶,我要找他报仇……”他冲她嘶吼,用腕间铁链疯狂捶打着栅栏。

阿霁缓缓步下台阶,院中狱吏拎着水火棍,将崔大寒的手敲了回去,叮嘱道:“殿下当心,这小畜生蛮力无穷,一天就想着逃,您可千万不要靠近。”

阿霁没出声,示意他退下。

崔大寒望着她一步步走近,心头竟有些紧张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