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农业发展(1 / 2)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农业发展
“单单只能满足御寒需求吗?”
对于诸葛亮的回答,李玉并不满意。
煤矿的开采进程,实在是太慢了。
他不光要满足御寒需求,还要满足冶炼铁矿的需要,以及后续有可能出现的,蒸汽机的大规模运用。
对此,诸葛亮也表示自己很无奈:“主要是我们没有相关经验,开采煤炭还处于摸索阶段,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总结,才能进一步加快开采效率。”
“好吧,是本王要求过高了。”
李玉想了一想,也觉得是自己太急于求成了。
幽州的先天基础条件太差,要人口没人口,要技术没技术。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现在这样,已经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了。
就这样了如果还不满意,那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沉思两秒,李玉问了一句:“矿工的数量够吗?要不要再多搞点人口过来?”
诸葛亮思索了一下道:“目前而言,暂时是够用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消化技术的速度出现了停滞,是技术上的障碍导致开采进程的减慢。”
“哦,那就行。”
李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如此说来,看来是没必要扩大战争规模了。
矿工的人数够用就好,至于技术上的问题,那得交给专业人员去突破。
关于这个问题,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正当李玉思考煤矿的开采问题之时,诸葛亮这时提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
“殿下,比起平城的矿场,有一件事更值得我们注意。”
“哦?什么事?”李玉一挑眉,带着询问的目光朝他望去。
就看诸葛亮神色凝重地道:“您这回又带回来十万大军,幽州军的数量已然超过了三十万之数,这么多的兵力,已经给幽州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勤压力,我们必须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相比于其他,幽州此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其实是农业产能不足的情况。
或者说,可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那就是军队的数量太多,农业产出开始捉襟见肘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
其一是加大农业产出。
其二就是裁军,缩减后勤压力。
而其三,则是以战养战。
第一种解决办法,自是不用多说。
只要农业的产能提高上来了,纵使有三十万大军,幽州也能养得起。
至于第二种解决方案嘛。
说实话,要解散一部分精锐,那实在是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要知道每一个幽州军,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都是能在战场上,以一敌十的存在。
要说解散如此精锐的部队,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让人心疼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说,要尽可能的避免第二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