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来是隔壁余家的张大娘。

老实说,老余家和老孙家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样,从老一辈开始就不太对付,现在只是看在邻居的面子上还留着一分面子情罢了。

“林大娘,在洗鸡肠子呢?呦,还给你家老二媳妇儿宰了鸡吃呢?要我说啊,咱地里刨食的人哪能这么过日子,给媳妇煮个鸡蛋就不错了!”

“我刚刚听说啊,你们家老二媳妇这次生了个闺女是吧?唉……不像我们家娟儿,前两天刚给咱老余家添了个孙子!”

张大娘一直都对老孙家生了两个儿子,而自家只有一个儿子这事儿耿耿于怀,只求着孙辈的时候能出一口恶气。

孙泽国家的孙红才出生的时候才高兴了没几年,孙利民又紧跟着来了,过了几年,自家生了个余招娣,而老孙家的孙泽华却多了个孙利文,这可是把张大娘气得心梗。

好险这一次媳妇儿的肚皮争了一回气,孙家也只添了个闺女,总算是能轮到她来嘲笑林大娘了。

“对了,前两天娟儿生娃你们特意给送了十个鸡蛋。今儿你们也添了个孙女儿,我老余家也没什么好表示的,这里有八个鸡蛋,意头好吧?唉,毕竟是个闺女……要是个男娃,我也给你们送十个鸡蛋。”

张大娘刚一进门,就叽叽喳喳说了好大一通,说完了话,才把手里捧着的小竹框子放下,小竹筐里装着八个鸡蛋,勉强铺了个底,鸡蛋上面还沾了好些鸡屎,看起来颇有些埋汰。

林大娘却没有理她的意思,自顾自地洗鸡肠,一边洗一边回她:“张大娘,你这话可就不对了,现在可是新时代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生儿生女都一样,你那些老观念也该改改了。”

说完,林大娘又朝着灶房喊了一声:“老二!你张大娘送了鸡蛋过来,你出来接一下!记得给大娘倒碗水喝,放点儿红糖。”

话音刚落,孙泽华就答应了一声,又给灶头里架了一把火,便端着一碗加了些红糖的开水出来。

“张大娘,来,喝水。”

孙泽华把红糖开水端给张大娘,又端起那个小竹筐,打算端进灶房里去。

“诶诶诶,那个小竹筐子我还要的,待会儿记得还给我。还是你林大娘大方,还给我端碗红糖水喝,不过啊,我一个女人喝这东西反而糟蹋了,待会儿我端回去,给我孙子喝。”

“诶,现在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可不能喝糖水,我记得你们家招娣也三岁了,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嘴馋,你还是给她尝尝吧。”

“那个死丫头片子,我没在她出生的时候一把把她按到盆里溺死就不错了,还好,招娣招娣,倒真给我老余家招了个孙子来。算了算了,看这丫头还有些福气,我待会儿把糖水端给她娘喝,也顺便给她尝一口,喝了糖水的奶应该也会甜滋滋的吧?”

得了一碗红糖水,张大娘怕糖水凉了,也不留下来闲聊了,另一手接过那旧竹筐就打算走了。

“我灶头上还蒸着馍馍呢,老头子和老幺也快回来了,这爷们儿都是干的费力气的活儿,我得赶紧回去,可别饿着他们。这碗我今天下午还回来,啊?”

“好好好,你慢去就是!”林大娘答应了一句,稍微起身来送了送。

送走了张大娘,林大娘才总算是轻松了下来,继续洗那缠缠绕绕的鸡肠。

“泽华!泽华!”林大娘一边漂洗最后一遍,一边把孙泽华喊来。

灶上的馍馍已经蒸好了,孙泽华把灶里剩余的大柴退出来,来到院子里。

“娘,咋啦?”

林大娘瞪了孙泽华一眼:“刚刚那张大娘胡咧咧了这么多,你也不去安慰一下小文?虽说咱们家不计较什么男女,但听了这么多胡话,小文心里难免还是有疙瘩。你快去,我去和小芳一起把鸡杂炒了。”

孙泽华在灶房,耳边全是柴火的噼啪声,倒是没注意到方才张大娘说了些什么。

现在被林大娘一提醒,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洗干净手脸,进东屋去了。

林大娘则是端着洗干净的鸡杂,几下子就把鸡心鸡胗板油都改了刀,鸡肠也都切成了小块。

鸡杂切好,林大娘又用筷子从坛子里挑了些酸菜酸辣椒出来,这些东西能很好地掩盖鸡杂的腥气。

准备工作做好,剩下的就交给李芳了,她的手艺最好,炒出来的鸡杂没有腥气,口感也脆嫩。

李芳做事利索,烧饭炒菜也利索,那一手灶房里的手艺是整个孙家最厉害的,可惜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挣工分,所以大多数时候还是林大娘在家里做饭。

等铁锅烧热,李芳把鸡板油滑下去,随着噼里啪啦的声响,鸡板油里面金黄的鸡油也被逼了出来,带出一阵浓郁的香气。

再把切好的鸡杂倒进去翻炒一下,最后把泡椒和酸菜倒进去,这道开胃又下饭的酸辣鸡杂就做好了,夹着馍馍吃,不知道得多香。

这时候,孙泽国也下工回来了。

李芳赶紧打了水给他洗手洗脸,老孙家总算可以开饭了。

今天有喜事儿,所以特地蒸了全苞米面的馍馍,比加了高粱面的馍馍要好吃一些。

金黄的苞米面馍馍,夹上酸辣开胃的鸡杂,一口下去,脆嫩酸爽,回味中还带着一丝软甜。

等吃到一半,锅里的鸡汤也炖好了。

林大娘先把鸡腿捞出来,又夹了几个苞米馍馍,用锅盖盖着保温。

“泽华,鸡汤炖好了,你待会儿快些吃完,先抱一会儿闺女,让小文安安稳稳地吃顿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