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初入高府(2 / 2)

加入书签

青伯收了镇煞宝,冲身后几位青衣丫鬟一点头,转而见主角团样貌如此年轻,也吃了一惊,态度越发恭敬。

“几位前辈,请随我来。”

几人随着青伯前行,婢女们走向躺在地上的修道士们,手中捧着的瓷瓶中隐隐传来异香。

青伯面色骄傲道,“我等特为修道长们准备了地阶蕴灵丹,便是未通过考验者,也可保身体无恙。”

一行人行过偏院,面前豁然开朗,碧色湖上盛开着朵朵如玉莲花,薄雾袅袅,灵气更如水雾般扑面而来。

水波上有十三曲回廊,远处假山如黛,隐隐可见奇花异草的茂盛花园。

打眼一看,如同仙境。

陆雪薇似有赞叹之意,“竟是玉灵合欢。早闻玉灵合欢能吞吐、净化灵气,花开三年不谢,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前辈好眼力,”青伯轻笑着说道,“不过是些灵植罢了,早些年,高府便靠贩卖灵植起家。我们夫人善经营,也留下不少好东西。”

“近日府中不安,夫人劳累过度,恰好又赶上老爷去观潮城未归,”青伯摇摇头,“要委屈各位前辈先在外院暂歇,待我通秉夫人开宴。”

因主角团恰好四人,便分了整间院子。

陆雪薇出于谨慎检查了一番,甚至连床底都事无巨细的查看,这才下了结界,皱眉道,“这高府不一般。”

“玉灵合欢乃是地阶上品灵植,上次不夜天玲珑阁仅拍卖一株的灵种,便拍出一万灵石的高价,更何况满池不下百株。”

江陵面无表情的点头,“玉灵合欢,一株九花,花开三年而谢。观那灵雾薄淡将散,许是花期将至。”

也是三年前,王府出事,高家一跃成为四大姓。

但招募令语焉不详,只说府里出了邪祟,第一步还是要搞清楚高府到底出了什么事才好探查。

晚间,青伯说夫人还在病中,起不来身,只能明日开宴。

一行人吃了暮食,但因心里想着事,美味的灵食也未让阿铃回过神来。

她还在想那邪煞气,故而晚上陆雪薇再叫她一起住,阿铃寻了个理由拒绝了。

她坐在灵灯盏前,咬着笔杆,对着原文剧情冥思苦想。

阿铃隐约记得,这府中出得事,是因为一口井。

——许是冤死了什么人,井上封着一方一尺厚的镇灵石,其上贴满符纸无数。

然而每到了午夜,那些符纸的灵光便通通失效,占满了三寸金莲般的血色脚印。

脚印出现多少,府中便会死几个人。

到底是渡潮城的四姓大族,哪怕如此迫在眉睫的祸事,这高府上下还是有条不紊——终归死得都是些婢女小厮,且还是没有灵觉的凡人。

大约是如此,让高府觉得此事并不严重,自己就能解决。

直到高府的二爷撞死在井前,把脑袋撞烂都没有停歇,这惨烈的死状才引起了重视,开始广发招募令。

这世界有“邪祟缠身而死,封棺停魂,天火祭之”的习俗。

通俗点说,就是停灵七日,连棺火化。

现在应是高二爷停灵第五日,府中接连不顺,自顾不暇,故而才没法招待他们。

阿铃盯着面前被自己画成一团鬼画符的宣纸皱眉。

原主到底是怎么被厉鬼夺舍、高府事件更多的后续,她真的记不起来了。

阿铃本来就把看小说当消遣,整个过程囫囵吞枣,能回想起来的有限。

再多的,估计也得像今天一样,用场景触发一下剧情dna了。

若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会穿书,她一定把原文死记硬背一通!

“唉……”她略有些烦躁的挠头。

主角团里,到底有谁想害苍铃铃?

通过短短几天的接触,阿铃对主角团的几人,也各多了几分疑虑。

怀鸦说话看似是直率,但几次挑到苍铃铃的雷点,真不是在故意激将?

下午青伯放邪煞气时,如果原主在这,保不准就被怀鸦激得意气用事直接强上了。

但很快阿铃又迟疑了,毕竟怀鸦在原文里就和苍铃铃两看生厌,更有很多次杀她的机会,最后反而救下苍铃铃的剧情更多。

陆雪薇这个人不用说,但是她作为和苍铃铃朝夕相处的人,就这么简单的相信了她性情大变的鬼话?

她们自小一起长大,她却眼睁睁看着苍铃铃吃抑血丹,原主到底知不知道抑血丹的后遗症?

可从这几天的相处来看,陆雪薇的人品又实在是完美,和她相处简直处处妥帖。

江陵在原文里是个古早风格浓郁的角色,更不缺乏身为男主的狠辣和偏执。他烦厌苍铃铃,本就有杀她的直接理由。

可是,天阶髓炎花是江陵找来的,他至于废这么大劲赶着杀赶着救吗?

阿铃因为这些一团乱麻的思绪,诞生了个让她十分没有安全感的结论——原文剧情不可信!

这里面一定有她不知道的剧情线,有她忽略的东西。

本以为跟着主角团,只要自己小心翼翼不惹事、你好我好大家好,就能苟到结局,说不定还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修仙人。

但没想到这苍铃铃的剧情线也是如履薄冰,暗藏杀机。

阿铃沉思半天,突闻门外传来敲门声,心中一惊。

“谁?”

“是我,”怀鸦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高府走水了,陆小姐让我来叫你。”

阿铃一开门,看到东边似有烟尘,只是眨眼功夫,便火光大涨。

她偏过头,正好看到映在怀鸦眼底的一片灼灼火海。

一如当初他手执那未燃尽的符纸,轻笑着看她——

有火光之色跳跃在他眼中,似是温柔,更似妖治。

如果不是场景不对,阿铃都有种错觉……

好像怀鸦此时的笑容,唇角勾起的弧度、浅淡,都与初见时相差无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