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要不就找个赘婿(1 / 2)

加入书签

顾云景忽然重重叩了一下桌面,眉头紧皱,目光凌厉起来。

“我看你是在消遣本王!”

“不,不敢,”高玉容害怕地低下头去。

永安侯挡在女儿前面,道:“王爷,潜溪绯确实是难得的珍品,若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真的很难种出来,莫说一年,就是三年,五年,也是有的。”

眼见顾云景脸上愈发难看,高玉容小声道:“牡丹还有其他品种,“一百五”“甘草黄”都是名品,又或是早绯玉芍药,锦官城海棠,都能送人。”

顾云景听得很不耐烦,“本王就要潜溪绯,你在教本王做事吗?”

高玉容不敢再说了,低着头不言语。

一旁的楚客眼珠子转了转,对笑顾云景道:“王爷,属下看就不要难为高女君了,她小小年纪,能种出一株来已是难事,怎么能短时间再种出一颗呢。”

高玉容埋着头,一言不发,心想别用激将法,对我没用。

顾云景瞧她紧抿着嘴,眼睛红红的,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顾云景心里更堵得慌,本以为手到擒来,可这女子油盐不进,既不讨好,也不惧怕。

看来只得从长计议,顾云景拿了永安侯早就准备好的海棠,就告辞离开了。

送走顾云景,永安侯长嘘一口气,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东花厅。

韦氏扶着高玉容坐下,永安侯问她:“女儿,为何不答应王爷啊?”

高玉容跟她爹解释:“那时候是我偶然得了一支野牡丹,并好不容易嫁接顺利,现在可不敢保证。而且王爷舞刀弄枪,整日与一群男人在一起,说要兵书武器还能信,要奇珍异草做什么呢?说要送人,什么不能送,非要指定品种?太奇怪呢。再者中山王行事霸道,为人嚣张,朝中对他不满的大有人在,连皇帝都心有怨念,还是不要与他搭上关系为妙,我装傻充愣,他知难而退,去找别人最好了。”

高玉容接过韦氏给她削的香梨,说了这一大堆,把永安侯听得一愣一愣的,直勾勾地盯着高玉容:“女儿,你,你说这些,为父都听不懂,你怎么知道皇帝对中山王颇有不满啊。”

“这个”

高玉容尴尬地笑了笑,“在宫里听来的啦,其实我也不懂,只是觉得还是低调一些,不要参合这么多事比较好。”

这倒是永安侯一直信奉,他母亲乐昌公主在世的时候就教育永安侯:作为皇亲,他们承袭几代的爵位,有几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这就够了,不必再去求什么更高的权利和地位。

那些都是双面刃,非常人能有福享用,而且能得到更多,必定也会失去更多。

永安侯点点头,“就听女儿的吧。”

“对了,”韦氏这会儿方才想起问高玉容,“怎么这身打扮,细雪纱那套襦裙不好穿吗?”

“好穿的娘亲。”高玉容笑了笑,咬了一口梨,“只是皇后娘娘今天试探我是否愿意嫁给太子,我不愿意,就干脆打扮得朴素一些。”

“哦,原来如此。”韦氏说。

“原来是这样。拒婚啊,”永安侯道,“我还以为你生病了呢,居然不是喜欢漂亮衣服了。”

等等!

夫妇两一怔,好像哪里不对劲。

“你你你!”

永安侯嘴巴都结巴了,“女儿你拒婚了?!”

因永安侯的闲职挂在光禄寺,前些日子,有与之交好的朋友暗示过永安侯天家正在给太子选妃,极有可能是高家二小姐。

永安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权当茶余闲谈。

后来有礼部的官员也给永安侯透露过风声,而原来这次赏花宴花就是为了太子婚事,虽没有明确下旨,但八九不离十。

可没想到高玉容居然拂了皇后的恩典。

永安侯拉着高玉容的手,忙问她:“娘娘没为难你吧。”

本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高玉容以为自己擅作主张,任性为之,得罪了皇后娘娘,推掉了人人羡慕的婚事,父母肯定会大发雷霆。

但永安侯和韦氏非但没有责备高玉容,反而为她担心,担心这个宝贝女儿受人欺负,毕竟在家里宠惯了,外面不是所有人和事都能顺心如意的。

一时间,高玉容心里觉得十分温暖,安心熨帖,有这样的父母方是高玉容骄纵恣意的本钱。

回想前世,她的长姐在高玉容成婚后不久就早早仙逝。

而永安侯夫妇前往梅州寻找弟弟高玉虎,适逢长安沦陷,高玉容跟着和顾珣出逃,双方都没了消息,直至高玉容被杀,都没再联系上。

今生高玉容不想重蹈覆辙,她要长姐健健康康的,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在一起,其余的什么名利尊荣,都不重要了。

高玉容拍了拍永安侯的手,柔声道:“娘娘没有为难我,我不想嫁进皇家,人家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宫里规矩多,人心杂,没有自由,没有自我,我不想过这样的日子,我还是想跟爹娘在一起。”

高玉容垂着头,样子甚至惹人怜爱,韦氏搂着心肝宝贝的肩头,对永安侯道:“侯爷,玉容说的不无道理。当上太子妃表面光鲜亮丽,实则宫里什么样我们都知道,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再者太子毕竟是君上,日后必定是姬妾无数,后宫三千,他还能保证对我们玉容一心一意吗?要我说,拒了就拒了。侯爷,你想想玉霜?”

乐昌公主只有永安侯这一个儿子,没有其他兄弟姐妹。而永安侯与韦氏恩爱非常,也无别的侧室通房,侯府关系简单舒服,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韦氏自然希望女儿们也能拥有这样简单舒服的婚姻。

然大女儿高玉霜嫁至太原郑氏,那是大家族,兄弟婆婆妯娌人多事杂,虽然高玉霜在信中都是报喜不报忧。

可有一年春节高玉霜归家省亲,母女二人闲话家务人情,高玉霜一时红了眼圈,韦氏便知道玉霜肯定受了不少委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