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成嫡长公主(2 / 2)

加入书签

人生的玄妙就在一瞬间,前一刻过劳猝死,后一瞬穿到不知名朝代有了公主命。

没等赵瑾缕清其中关系,门打开,她被放到另一个人怀里。

“恭喜陛下,是位公主,”嬷嬷将孩子放到皇帝怀里,又垂着脑袋恭敬道,“太后娘娘说,希望陛下给公主赐名。”

不管有没有赐名,皇帝怀里这位,都是大武朝当之无愧的嫡长公主。

有的人一出生,就注定了尊贵无比。

赵瑾安静地盯着头顶的人,对方看着还算年轻,身着黄袍,模样英俊,但面容略苍白,一看就是加班熬夜熬的,颇有赵瑾前世过劳死的征兆。

皇帝此时盯着怀里的婴儿看了半晌,最后憋出一句:“刚出生的孩子,都生这般模样吗?”

嬷嬷一思索就知道圣上的意思,他这是嫌弃刚出生的孩子丑,当今皇帝子嗣不丰,妃子诞下的孩子,也没几个是一生出就见着的,都是满月或者好几个月好看些了,妃子们才抱着孩子来让圣上过目。

“陛下,刚出生的孩子大多都这副模样,公主这已经是顶好看的了,满月后会越来越好看的。”嬷嬷道。

“是吗?”

皇帝半信半疑,怀里这小团东西软绵绵的像是没有骨头似的,他不曾抱过这么小的孩子,母后怀上时皇帝祈祷有个可共商大事的弟弟,可如今,怀里的孩子看着实在脆生生地让人怜爱。

皇帝思索片刻后道:“朕的妹妹,自然是这世间难得的珍宝,就叫赵瑾吧。”

瑾,美玉之称。

皇后看着襁褓中的孩子,眼底也滑过艳羡。

太后如今不到五十,但这个年纪生下先帝遗腹子,说一句老蚌生珠不为过,太后刚怀孕时,皇后的母家也忧虑过这孩子会对其地位不利,后来太医诊断,是公主,这重威胁才逐渐消失。

可太后都能生,如今正值壮年恩宠不衰的皇后却多年无所出,世人对女子多苛责,皇后这些年并不好过。

皇帝不说话,皇后的母家却不如此,甚至想将她庶出的妹妹送进宫来。

赵瑾:得,兜兜转转还是叫这个名。

嫡长公主出生是件大事,皇宫上上下下洋溢着喜气。

而此时此刻的赵瑾躺在摇篮里思考人生,她的亲娘,才从昏睡中醒来。

“娘娘醒了?快吃些东西。”太后身边的刘嬷嬷端来了些吃食。

“公主睡了?”太后问。

“没有,公主乖巧得很,知道娘娘您辛苦了,安安静静的。”

太后虚弱一笑,目光落在女儿身上,轻声道:“若是个儿子就好了……”

赵瑾竖起耳朵,封建王朝重男轻女的待遇这就落她身上了?她这是公主诶!

好说歹说这也是个嫡长公主啊!

刘嬷嬷立刻看了一眼左右,随后才叹气道:“娘娘莫说这种话,若让有心之人听了,指不定编排成什么样。”

“哀家只是怕臻儿在前朝孤立无援,若有个胞弟,便不同了……”

人人皆知皇帝风光,可只有亲生的母亲能看见其背后的孤寂,这孩子来得出乎意料,若皇上子嗣多,这是弟弟还是妹妹便都不重要。

可如今光景,一切都不好说。

赵瑾听了半天,大概能理出些头绪来,她如今的亲妈,显然原本想的是拿小的当工具人,结果她没生成个儿子,算盘落空。

这种状况,赵瑾其实并不太在意,她的父母缘并不深,她从前生在中医世家,那对不成熟的父母在她未记事前双双出轨,一拍两散,年幼的赵瑾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老爷子当了一辈子的中医,最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大白菜选了临床,气得差点治好多年的低血压,赵瑾的双腿差点被打断。

赵瑾唯一庆幸的是,还好是她先送走了二老,不然,若让他们白发人送黑发人,就真是不孝了。

如今平白捡来一世,是福是祸犹不知。

目前看来,在封建朝代生得一个尊贵的身份,俨然是最大的幸运。

赵瑾是个受宠的公主。

她是天子的胞妹。

从小吃穿不愁,奴仆成群,宫中的嫔妃甚至还想巴结她这个公主,赵瑾两世为人,第一次体会到封建朝代的等级森严程度。

哪怕自己身为人上人也会觉得心惊胆战的那种。

赵瑾还是婴儿时,照看她的宫女因为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个蚊虫叮咬的口子而跪在地上求饶,那一刻,赵瑾的世界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她意识到自己在等级森严又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即便那名宫女后来并没有收到多严重的惩罚,但赵瑾开始在想自己如何适应这个新世界的问题。

当她还是个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孩子时,她要抱的大腿,自然是她那位大武朝的君主皇兄。

皇帝赵臻自自己小三十岁的皇妹出生后,就多了个甜蜜的包袱。

他宠爱这个皇妹,赵瑾满周岁后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封号——华烁。

这于皇室来说是不合规矩的,皇室公主大多是及笄后封号,为此,皇帝甚至被自己的御史大夫说了一顿。

当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君王之命,岂能收回?

因此御史大夫说了什么,并不重要。

何况,长兄如父,皇帝宠爱自己的妹妹,合情合理。

赵瑾就这样,长成了一个粉雕玉琢的小肥团子,也成了她皇兄皇嫂的开心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