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 章(1 / 2)

加入书签

丫鬟婆子们来到兰芳院,把收起来的一应头面首饰全部搬了出去,机灵一些的丫鬟把水云锦的衣裳也叠了起来进行清点。

而那边,常青安回忆着账本上的问题,一一道出。

“去年九月,满香楼芸糕南山茶合计二百两。”

“去年十一月,点绣楼冬袄三件,合计五百两。”

“……”

王双双已经跪伏于地,听着她一项项地清点,心越发沉了下去,夫人这是铁了心要处置她了,到这个地步她反而不慌了,便是常青安再如何,等老爷回来,她定要尽数返还。

老爷的整颗心都在她手上,谅她也不敢就此打杀了她。

“王双双,你总共私吞赵府六千七百两白银。”

“你可认罪?”

此时,丫鬟们捧着那些华贵佩饰而来,常青安抬眼瞧去,只见琳琅满目,耀眼非常,多为纯金打造,其上镶嵌宝石各异,几乎要不输她这个当家主母了,其奢侈可见一斑。

这些衣裳首饰皆是罪状,她私吞的罪状。

以她妾室的身份,哪里能有这许多银子置办?要知道王双双不过是个歌女,娘家并不殷实,以往也并未如何补贴王双双。

王双双被压着,她奋力抬起头看着常青安,倏尔嗤笑一声。

“放肆!”

“听凭夫人发落。”

她嘴上这样说着,可语气却颇为不忿。

常青安心知肚明,她将赵州视为倚仗,自视甚高,但这份倚仗,其实什么也不是。

就连赵州,也不过是倚靠常青安的娘家。

她才是赵府的当家主人。

“王氏贪墨府内银两,着没收僭越首饰,以充府库,即日起,禁足兰芳院,无令不得出。”

“是。”

丫鬟扶起王双双,带着她向兰芳院行去。

日后她再也掀不起风浪了,赵府总算能清净片刻了。

这一场雷霆下来,天色已经擦黑了。

常青安轻按眉心,走向大堂。

赵渝看着母亲的背影,她虽纤细,却绝不柔弱,相反,她端庄知礼,刚正清明,这一瞬间,她想到一个词。

正人君子。

这样的人是不分男女的,只在于性情品格。

她找到答案了。

赵渝转身飞快地跑回自己的院子,将女则女戒放到一旁,她摊开纸,提笔急急写下自己的答卷。

这样的问题本无答案,不在于文,不在于言,而在于心。

母亲真正想问的,是他们自己。

丫鬟们一一摆好膳食,趁着主子们还没来,春兰附耳低语几句。

“夫人,武师傅一事有着落了。”

常青安闻言打起了精神:“是何人?”

“乃是营中刘照刘统领。”

常青安挑眉,能请到军营中人,这自然是极好,但刘统领这个人她并未听说过,翻遍了记忆也没有印象。

春兰:“此事惊动了嘉平将军,方才如此安排。”

嘉平将军,是原身的娘家,常远思,常将军。长年镇守边关,八年前因身体缘故再不能上沙场,这才回到京城休养,陛下感念功劳,特封嘉平将军,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地位放在这里,倒也无人敢欺。

若不是双亲不在身边教导,原身也不至于如此不顶事。

常青安心念一转,看来娘家倒是聪慧。

既有功劳又有苦劳,如今还急流勇退,不会功高震主,却颇得圣心,女儿也不过嫁了个普通文官,她的兄长当了个不大不小的京中校尉,一家倒也平平安安,稳固得很。

难怪赵府只有一个妾室,且王双双多年无所出,而赵州则常年在外。

哪里是惊动了娘家,分明是娘家一直在默默照拂,只是因着原身与父母并不多亲近,方才不动声色。

常青安不禁感慨,心中一暖,又觉得愧疚。在这里的是她,已非原身,却仍得如此关照,实在愧受,只能日后多多相报。

但是,为什么她会变成常青安?

原身又如何了?

常青安蹙眉,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不过是醒来睁开眼,便换了个身体换了个地方,她也没有感觉到原身的存在。

“母亲。”

常青安回神,将这点思绪暂且按下,她抬眼看见赵在泽、赵在凌、赵在洹都来了,赵渝则是匆匆赶来。

“都坐下用膳。”

“是,母亲。”

赵在泽一日未出,把自己关在房里,细细研读,明日起他便要教导弟妹学识,他查阅书籍无数,在尽力做着准备。

同时母亲布下的题,正人君子,他已作出一二回答。

赵在凌则是眉头紧锁,母亲交给他的良绣堂,他亲去瞧了,尚在摸索中,由于并不了解服饰具体行情,他并没有贸然下手,对于那题,他隐约有些头绪。

赵在洹则是兴致勃勃,双眼明亮。

常青安不由地失笑:“这般高兴?”

“正是!”

赵在洹重重点头,母亲通情达理,圆了他的心愿,他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只是因着上回那事,他到底没脸去问母亲究竟请了何人。

至于那题,更是简单,他早已洋洋洒洒写下一页纸,待得明日便能写完交给母亲了。

“明日寅时,刘统领便来府上亲自教习你武艺,须得虚心请教,不得失礼。”

“多谢母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