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1支箭(2 / 2)

加入书签

大雨依旧如瓢泼般不停灌下来,江如簇有预感,若是此刻他们投宿驿站,只怕接下来十天半个月,都无法再上路。

“继续走吧,若停下来,只怕我们很快就会被困住。”

急行一天一夜,所有人都疲乏至极。

眼看着天色愈发昏沉,路上原本的积水已经汇聚成一股一股的水流,不断顺着各处道路,漫入四方,江如簇不由皱起眉头。

此情此景本在她意料之中,只她万万没算到,皇帝陛下会紧急召她入朝,叫她此刻只能困在半路。

她哀叹不已。

他们此刻所处之地离城还有五里,若只靠牵马步行,怕是还要再走上一夜。更何况,在如此大水之中,马蹄踩不稳打滑趔趄,还会再拖慢行程。若实在不行,他们一行人也只能暂时将马匹寄养在驿站之内。否则,怕是真要被困在驿站之中了。

便在此刻,暮色中突然传来滚滚车轮声。

江如簇眯起眼睛看,来的是一辆又高又大马车,车头坐着一人,浑身蓑衣斗笠捂得严严实实。江如簇本还想,若这车上之人行路不急,也许她可以将他们一行人先安置在驿站中,使银子买下这辆车,继续往前赶路。

却忽听到一阵高声呼喊。

“前方可是骑兵卫曹大人一行?”

这道声音十分熟悉。

江如簇正冥思苦想,她究竟是在何时何地听到过这样声音。一直护在她身旁,一位五大三粗汉子已高声叫喊起来:“吾是骑兵卫副尉曹兴发,来人可是武英将军。”

江如簇在阵阵声波攻击中,终于想起来,对面高声叫喊声音,正是武英。

她曾听过的。

果不其然,武英立刻再次叫喊起来,连嗓音都轻快了些:“正是。”

马车渐行渐近,武英翻身,瞬间便立于江如簇眼前,迅速行了个揖礼。

“芳澜君,将军接陛下急信,特派吾前来接应。”

江如簇眯着眼睛,被雨淋的张不开口,此刻她浑身俱已湿透,冻得瑟瑟发抖。

正准备提气客套两声,马车门已被从里头掀开。

少年一个侧翻下车,瞬间被淋湿半边衣袖,肃声对江如簇道:“上车。”

江如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夜幕大雨之中,最后还不知是被谁在背后推了一把,才得以艰难爬上车。车中早已备好了干爽衣物,甚至还有一个碳盆,不过并未点火。江如簇二话不说,急忙脱下身上蓑衣斗笠,换上干爽衣物。

正四处找寻火折子,要生火取暖,马车门已被人叩响。

少年声音传来:“江娘子可收拾好了?”

江如簇边抖着手点火,边嗯了一声。

车门立刻被推开,少年卷着风雨而来,一见她形容,先是眉头紧皱,不知从什么地方扯出个棉毯递给她,又抽了江如簇手中火折子,将早已预备好的碳盆点燃。

江如簇将棉毯紧紧裹在身上,靠着碳盆烤了半天火,才使身子和暖起来。

见少年依旧一副眉头紧蹙样,江如簇急忙开口。

“观大人面色,可是城中已有发洪之势?”

少年不答,依旧面沉如水。

江如簇暗叹,看来,自她出发时起,太原郡大雨便没有停过。

少年如此神色,必是担心洪水来临之际,三十万大军如何安置,城中百姓又如何疏散之大事。

“大人不必心焦,虽则近日来阴雨不断,但太原郡境内也并非全都是地势低洼之地。大人只需另营中兵将立刻向山上转移,在附近山上扎营即可,城中百姓也可用此法。若情况危急,亦可令城外几处寺庙打开山门,供城中百姓暂时留宿。”

“还有我江家几处仓库,前些日子大雪方停,祖母便令吾加固改建仓库,我江家可将几处改建好的仓库都空出来,先供长远军兵将及城中百姓暂避水灾。”

少年紧盯江如簇,忽地发出一声嗤笑。

“江娘子莫非以为,吾从未见识过此等样场面;亦或是江娘子自认整个太原郡无尔,便渡不过此次洪水之灾。这才不惜损耗自身,于大雨中日夜急行,也必得要赶回来?”

“江娘子日前还口口声声说要低调行事,立了功都不愿接陛下赏,此番怎如此高调起来,带陛下之亲卫军,策马于官道之上。难道江娘子口中的低调,都是说与吾听的,是伪装出来的?”

江如簇一下子愣住。

她如何也未曾想到,才见面,少年便将这样一箩筐话砸到她头上。

一时间,她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难不成叫她与少年说,她只是不愿在长安城与杨家人周旋,又被江安拉下水,才借了帮少年忙的名义,想趁水灾未成形前赶回江家,舒舒服服的凭栏听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