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57 章(1 / 2)

加入书签

苦昼短(十)   ◎离城◎  苦昼短(十)  上元节过后, 不等周檀吩咐,韵嬷嬷便开始张罗着整理府邸、准备往?州去的事宜。

韵嬷嬷的夫君早年间便因水灾离世,如今和德叔一起做个伴,自然是要跟着周檀和曲悠的。

  曲悠坐在松风阁的案前, 托腮看着周檀在一副西境的舆图上标标画画。

  从前她没想清楚, 周檀既然暴露身份, 又要扶持宋世?, 为何不留在京中,大不了再不和宋世琰往来便是, 也能绝了德帝的疑心。

  如今看着他在西境上的标注,她才隐约猜到了一些。

  出于某些原因,周檀并不希望宋世琰继承帝位??大抵他从前做出了什么十分恶毒的事情,让周檀觉得宋世琰心无社稷、不堪为帝。

  不得不说, 周檀的眼光极为毒辣,毕竟她是知晓后事的人。

  宋世琰得知德帝打算废太子时, 毫不犹豫地勾结外敌起兵逼宫,不惜赔上整座汴都,也要达成自己的目的。

  历史上少见的疯子。

  宋世琰这些年来心思颇深,德帝又多疑, 皇子们大都被养废了, 不是唯唯诺诺不懂事,便是对太子言听计从。

  从前母家显赫的九皇子,也随着傅庆年死去彻底沉寂,再也没有一争之力了。

  周檀这一年来冷眼看过, 德帝的子嗣, 确实没有一个人有能接下这天下的气魄。

  而宋世?是他和苏朝辞亲自教出来的孩子, 又是宣帝亲点的储君, 自然被他寄予厚望。

  傅庆年死后,德帝虽然如周檀所言擢拔了蔡瑛以平衡朝局,可蔡瑛是纯臣,不涉储位之争。

宋昶放心赐死傅庆年,是有自信自己能再培养一人与太子抗衡。

  不过曲悠却知道,宋昶怕是没有这个时间了。

  永宁十六年始,他就开始缠绵病榻,五皇子未被培植起势,反而让宋世琰借机除掉了好几个胞弟。

  于是朝局越来越倾斜,到后来连宋昶自己都失去了掌控的能力。

  在此情况下,宋昶将周檀召回了汴都,一是怕死,二是他实在没有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人了。

  周檀玄德殿中那一番剖白,看来多少在他心中留下了些痕迹。

  苏朝辞在朝中渐成一派,艾笛声手掌汴都、金陵乃至天下商脉,周檀有遗诏在手,名正言顺。

  几人唯一缺的,就是兵权。

  太子妃出身将门世家,其父上将军李威虽无楚霖和萧越当年声势,又在与太子结亲后卸了大营统领职权,可威望仍在,只要太子能取出虎符,他在京郊大营便是一呼百应。

  楚霖常年往返于汴都和西境,一心抵御外敌,恐怕对任何一方都无投靠心思,在太子篡位之前,周檀等人万万说服不了他投靠宋世?。

  想要游说,想要兵权,?州是必争之地。

  西境十一州中,?州地域最广、住民最多,且因常年是抵御西韶入侵的前线城池,少受十一州总府管辖。

镇守?州的拥兵世家是相宁侯府,而相宁侯?植,是萧越当年的旧部。

  自萧越死于平西之战当中,封地一直空着,由旧部代为管辖,?植多年来行事低调、鲜少露面,虽然私下举家迁往了?州镇守,可也只是在西韶入侵时出小股私兵保护百姓,从来不插手楚霖在西境的战事。

  久而久之,连宋昶都快忘了这个人,只有在几年一次四方来朝时,才会将?植叫过去问几句话。

  ?植手中有多少兵力,除了相宁侯府无人能知。

  可太子篡位时,周檀调来大军抢回了汴都城,史书未写他的军队来自何处,只隐约记载是西境军队。

  曲悠猜测,大抵就是这位相宁侯的助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