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章青出于蓝(下)(2 / 2)

加入书签

可是,冯氏德英心里清楚得很,不仅中国军人有“不得和外军班的学员谈恋爱”的纪律。就是他们这些被选送来的越军学员也有严格的纪律,是不能和中国军人谈恋爱的。违者,将遭到严厉的处罚。其实,“笑面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可是他的智商可不低,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冯氏德英的一片深情呢?只不过碍于纪律,他是不能够接受冯氏德英的爱的。何况,在他的家乡,正有一位姑娘翘首以待,等着他回去结婚呢。

冯氏德英毕业的时候,正值越军的武装部队发动的“复活节攻势”惨败,越军陆续回撤的时候。冯氏德英就在这个时候被派往了越南南方的“影子部队”,担任见习排长。“影子部队”当时的分队长黎德英考虑到冯氏德英生活上方便,就把分队直接领导的女兵班编入了冯氏德英所在的排,由她统一指挥。从此,在广袤的越南南方热带雨林和乡村中,冯氏德英如鱼得水,以越来越炉火纯青的游击战术,打得“美国佬”和南越伪军狼狈不堪、叫苦连天,连声惊呼南越游击队出了一个“女魔头”,阴险狡诈,杀人如麻。“剧毒的带刺玫瑰”成了冯氏德英的代名词。这朵“剧毒的带刺玫瑰”不择手段的杀戮,放在今天来讲,那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恐怖袭击,终于引起了“美国佬”的愤怒。

“美国佬”一方面悬赏五万美元收买“剧毒的带刺玫瑰”的人头,另一方面急调已经返回国内的“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部队”,要求务必消灭越军“特工部队”中最猖狂的王牌部队“影子部队”,给在巴黎和谈中取得有利的地位打下基础,起码在“美国佬”撤出越南时显得体面一点。在南越伪军的特种部队配合下,对“影子部队”的围剿开始了。让“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部队”十分惊讶的是,和“影子部队”交手几次之后,居然有胜有负,尤其是那个“剧毒的带刺玫瑰”极为难缠。最让这些“美国佬”大兵愤怒的是,这朵“剧毒的带刺玫瑰”杀了一名“美国佬”随军牧师之后,将尸体弃之于大路上。“美国佬”大兵和中国军人一样,是不忍抛弃战友的遗体的,何况是给他们带来精神慰藉的牧师。“美国佬”大兵围着牧师的遗体转了好几圈,确信没有危险了,这才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想将牧师的遗体搬走。没想到,还是“轰”的一声巨响,几名“美国佬”大兵和牧师的遗体一道,被“剧毒的带刺玫瑰”布设的诡雷炸的粉身碎骨。

其实,“美国佬”大兵在和南越游击队的战斗中没少吃这种亏,甚至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美国佬”大兵手中的标配“6”自动步枪的确非常先进,但是在越军随处可见的泥污中作战,经常发生卡壳故障,远没有“北极熊”的“ak47”皮实耐用。每次作战中,战场上都会留下南越游击队大量的尸体和武器,美国大兵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优秀的可以利用的“ak47”。因为他们亲身领教过,当他们走过越南田间小路时,在田间劳作的越南妇女会突然从泥水中取出“ak47”,举枪就打。这种打法让训练有素的美国大兵十分头疼,总不能见人就杀吧。所以,在很多战斗中,美国大兵干脆舍弃“6”,随地捡起“ak47”继续战斗。这种事“北极熊”听说之后,那是相当的自豪,竖着大拇指连说“哈拉少”。

可中国军人听说后,立刻有人灵机一动,在有越军学员的军校中新开了一门课,就是如何布置“诡雷”。中国军人很善于因陋就简,毕竟过惯了苦日子,比不得美国大兵和“北极熊”,动则就呼叫轰炸机或是导弹覆盖。所谓的“诡雷”就是将手榴弹、地雷等爆炸物巧妙的部署在武器装备下面,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绝的是将在战场上丢弃“ak47”下面放一枚压发的地雷,挪动“ak47”时就会引发地雷爆炸。这一下,美国大兵在和南越游击队作战时有得苦头吃了。其实,这种小儿科的把戏对于中国军人来讲没什么。有一部经典电影叫做《地雷战》,在中国家喻户晓,电影中展现出来的民兵和老百姓的智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他们不仅“没有铁雷造石雷”,埋设地雷的方式方法也是花样翻新,令侵略者小日本鬼子防不胜防。最终,就连小日本鬼子的工兵小队长渡边,也死在民兵的“硫酸雷”下。

开始的时候,美国大兵没反应过来,可很多士兵稀里糊涂的炸死炸伤,这才引发了美国大兵的注意。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种“诡雷”的布设看似简单,但是要在匆忙的撤退过程中不慌不忙的巧妙布设,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或是没经过训练,还真的很难做到。“笑面虎”可是喜欢动脑筋的人,他不仅将布设“诡雷”的方式方法无私地传授给了越军学员,而且还将他发明的如何在战死者的遗体上巧妙布设“诡雷”的绝技传授给了冯氏德英。不过,残忍地杀害非战斗人员牧师可不是“笑面虎”教的,如此作恶会遭天谴的。

“美国佬”的特种部队连吃苦头,“影子部队”的仗也打得很别扭。“影子部队”这时已经减员三分之一,冯氏德英刚刚参加“影子部队”时的分队长黎德英早已阵亡,继任分队长也战死了,现在已经是第三任分队长了。就算是冯氏德英本人也远没有外界传的那么潇洒,她最危险的一次,是被“美国佬”围在村子里,是和她下属的两个女兵在老百姓高脚屋下面猪圈的猪粪堆里躲了一天一夜,才幸免于难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