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奔波我倒宁愿他残暴!(2 / 2)
袁刺史问“新选之官,是什么意思呢本地任官,会不会不妥”
祝缨道“咱们有四州,互相调着来,也不违朝廷的章法。”
朝廷的大原则是“异地为官”,祝缨也不想过份地破坏这种制度,即使是当初的四城,她也有安排,先给个散官的品级兜着,干得不错,调出,到隔壁州去做官,再调隔壁州选出来的人过去充任。四州来一个大交叉调换。
大家都是邻居,邻居家着火,你家也好不了。
既防着本地人本地任官形成势力,又让他们不能轻易地崽卖爷田。
袁刺史的表情松了一点,道“下官等这便去准备。”
张刺史则问祝缨“这断案”
祝缨微笑道“大理寺一向公道,只要我在大理寺,进去的人是不动刑的。”
张刺史“咝”了一声,心道忘了他还是大理寺卿那这儿抓的犯官,送到京城也是大理寺接手,还是落她袋里,入袋即定罪,翻身是不可能翻身的。
怪不得。
祝缨又对袁刺史,道“我后日即动身去拜会郑侯。”
袁刺史忙说“那可太好了。”
“慢来。要我对他说话,须得与我些证据,否则我争不来。”
袁刺史道“有的据我所知便有五桩,其一,兵士污辱妇女,其二,偷杀牲畜,其三,争抢粮食殴伤官差”
祝缨招了祝文让他记录,祝文写得头上冒汗。祝缨道“你写几个词儿,记个人名、地点、干了什么就行。”
袁刺史道“我这里有文书的底稿。先时我发文给冷将军,他们那里只回了一个自会军法处置便没了下文。也没个赔偿。”
金良才想说“都说了会军法处置了,还要怎样”,一听没有赔偿便不说话了。
祝缨收了他的底稿,翻了一翻,见上面写得都挺清楚,便说“好。”
状纸一时半会儿也收不上来,投案的人现在还不知道“坦白从宽”的好处,行辕里暂时没了正事。袁刺史率先起身“下官这便回去,静候佳音。”
祝缨道“我会登门拜访的,别嫌我烦就行。”
四位刺史连称不敢,祝缨亲自将他们送出门外。
祝缨又在行辕住了两晚,都没有意外发生,苏?等人都还未归。祝缨留下祝文等几人留守在行辕,自己带上胡师姐等人,与金良一同动身前往郑侯的大营。
郑侯没有驻在边境,而是在离境七十里的一座完好的城池附近,城郊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沿途看到了许多光秃秃的麦茬。
郑侯没在城里居住,而是扎下大营城内也住不下这些需要操练的兵士。
大营一片肃杀,祝缨远远地就让金良先去见郑侯,她慢慢地在后面走,果然,一路有几个哨卡,都比较客气地询问一声之后便放心。小兵们看着祝缨还罢了,看到胡师姐却只觉得稀罕。
胡师姐年纪也不小了,但没有刻意地做男子打扮,穿着劲装,却仍能看出是个女子。
这就稀罕了嘿
郑侯一到,军心稍安,接着郑侯就接管了防务,先揪出有往营里带女伎的偏将,不客气地打了八十军棍,那偏将现在跟条死狗似的趴着养伤呢。
“还是文官好啊”小兵嘀嘀咕咕的。
大营里,郑侯听说金良来了,先哪到大帐问话“你怎么来了三郎身边只有几个年轻人,如何使得”
金良脸上的笑却在见到郑侯的时候消失了,激动地道“君侯,您怎么这样了”
郑侯可比在京城的时候憔悴多了他穿着很简单的软甲,花白的须白也蔫了,脸色也显得干枯了,皱纹都变密了。
郑侯道“出门在外哪有不吃累的三郎怎么样了”
金良道“他来了,就在外面,让我先来拜见君侯,看看您方便不方便。”
郑侯道“怎么不早说快,迎接。”
金良道“他还带了猪羊果酒。”
郑侯连日被官军的样子气得气血上涌,道“亏得想得周到这些人竟也配吃好的了”
郑侯其实接到了祝缨的公文,知道她要来,只有金良关心郑侯,没有想到此节而已。郑侯这里派人于辕门列戟,派了副将到辕门迎接,他自己站到了帐外等着。
祝缨先对郑侯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