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0章 清理河道(2 / 2)

加入书签

鹿山书院为了这份课业,特意安排了半个月时间,让学子们放开手脚测量河道,给出对策,小范围落实尝试。

这次是京中牵头,有官家应允,鹿山书院又有名头,陶知行本人也算当世大儒,如此大事,衙门自然不敢浑水摸鱼,给了不少方便。

清理淤泥非一日之功,极耗人力,姜三壮揽下活计,与宋父商议,招募了一批泽城周边的青壮年,按日结算工钱,将事情落实下去。

挖到的鱼虾藕带,一应收起来,除了供应鹿山书院,其余有牵扯的衙门与商户也送去一些,就这还剩下上百斤藕带,连带许多鱼虾。

鱼虾给干活的人分了一些,藕带被姜三壮带回家琢磨吃法。

姜瑶瑶吃着泡椒藕带,不由困惑前世是否有这一遭。若是泽城早早开始热火朝天清理河道,或许水患不会那么严重。

“阿?你说呢?”

阿?不知道怎么说,在一堆点心里打滚。

姜三壮和宋父是这次活计的牵头人,迎来送往,倒是收了官吏和商户的不少东西。涉及利益的金银二人不敢收,倒是点心吃食碍于情面收了不少,姜家的点心果子堆成小山。

每日都能收到许多。

天气越来越热,这些东西存不住。

姜瑶瑶每日送去余庆堂一些,让王二狗带去鹿山书院许多,仍旧还有剩的。

旁人送的点心太多,倒是便宜了阿?。

姜瑶瑶发觉,这些东西里头还有不是诚心送的。阿?这非旁人诚心赠与不吃的坏毛病,倒成了好习惯。

她每日投喂阿?,记录哪些人家是诚心赠与,哪些是敷衍了事,倒是将泽城的关系理了个清楚。

“这东西,倒是不错。”

姜瑶瑶第一次发现阿?能这样用,颇为激动。每每盼着有人来送东西。

至于回礼,便是家里做的豆干豆皮。用纸封好了,回礼倒也算不上太过失礼。

转眼半个月时间过去,姜瑶瑶的小册子已经写了两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泽城的关系谱。她把本子交给姜三壮。

姜三壮翻看了一遍,看她的目光都带着钦佩。

“这些人,你都记住了?”

“记不住,都是他们自报家门的。点心好吃的人家,我都记了。不好吃的,我也记了。”

姜三壮表情克制:“所以和那些做点心好吃的人家打好关系,你就能经常吃到好吃的点心了?”

姜瑶瑶脸不红心不跳,认认真真点头。

“一边去,你都快吃成猪了!”

阮娇娇在一旁啃点心,闻言捏了捏脸上的肉,觉得自己是殃及池鱼里的鱼,哼了一声,转了个身继续啃。小花笑嘻嘻在一旁给她挑好吃的点心。

半个月时间,鹿山书院的学子们都交上答卷,或长或短的文章被蜡封好通过驿站送往京城。一同送去的,还有姜家给陈红岫准备的吃食。

陈红岫早就对藕带有所期待,姜瑶瑶和大小花挑了最鲜嫩,由姜三壮腌制好。

连带着头层豆皮、豆干、小鱼干、辣椒油、小蘑菇,还有宋家新开的糖铺里的果脯等等,再加上姜瑶瑶写的信,东西翻来覆去组合,总算是整整齐齐打包好。

陶知行那边,也准备了东西,按照三皇子姬定的要求送到位于京中的陶家老宅。

有乐安县主的印信,朝中大儒的交代,另有鹿山书院学子的课业,这次东西送得格外快,水陆兼程,跑死了几匹马,三日便送到京城。

额外多分了人,将东西各自送到,驿丞才松了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