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八章前进(1 / 2)

加入书签

/br

孟昶静静的看着王家的子弟,他们都在御花园空地上陪自己的花蕊打马球。这些花枝招展的少年啊,个个锦衣粉簇着,一张张的笑脸上虽然青春,却没有那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一个个都是花样少年,却似乎都缺少一点什么。

想着自己对王家的恩宠,以及王家对自己的奴顺,孟昶感觉这两年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懂自己了。孟昶很少出宫,但是得到的汇报还是不少,京城周围的人生活越来越好了,据说达到了盛唐时候的水平。还有就是周边的州府也是夜不闭户,天府之国名副其实啊!

作为蜀国皇帝,永远希望的自然是自己名留青史。对于自己今天的成就,孟昶还是有些小小得意的。自从自己皇考在蜀中建国以来,蜀国就一直和中原并存。这在五代十国这些政权里面来说,是难得的异数。至于唐国、楚地,残?喘息的北汉国,乃至自己背后的大理,都远远无法和自己比较。

中原******也从李家换到石家,更是从石家到刘家,如今转到了郭家,没有一家能够长久的,虽然当年自己家和李家、石家有亲戚,但是对于政治来说,大多数就变成了利益和相互利用。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看待了周边国家的有起有落,孟昶心里有些释然,更多的自然是得意。

自己这些年励精图治,使得国势强盛,蜀中更是人才济济。国土方面更是值得骄傲,自唐末以来四分五裂的大国,自己是第一个修复了故都长安。这是唐末五十年来,各个割据势力,谁都在时时刻刻想着的事情。虽然后来这个地方被周国又攻占,但是至少孟昶感觉不虚此生。

少年登基、雄心壮志,孟昶也想过一统中原,可惜蜀国地处险隘,守成有余进取则有些不足了。和中原也大大小小发生过很多征战,南下又是天险,这些战争自己没有占得丝毫的便宜,中原也没有奈何蜀国。

这些年自己身边集聚了一批比较忠心的臣子,他们知道自己心里所想,知道自己的需要,更是给自己排忧解难。孟昶感觉很是满足,所以现在只想着,自己逍遥的在蜀国坐着皇帝龙椅,其余的就交给那些忠心的臣子吧!

尤其现在近这两年,虽然中原战乱不断,但是据说蜀国境内异象不断,各地有出现白鹿、水域有黄龙,更有玄龟负碑自长江而出,这是太平盛世才会出现的异象啊!这么好的兆头,使得孟昶更坚定了自己的天命所归。自己在蜀中创造的环境,似乎比别的地方好许多,自己对得起开创天下的皇考,更对得起列祖列宗和蜀国的百姓。

看着身边服侍着自己的人,可以说个个忠心耿耿的。自己国事不用管太多,小事有人打理,自己还有何求!

静静的坐在这里,看着这些少年开心的嬉闹,孟昶不知不觉神情一阵恍惚。眼前一切似乎渐渐模糊起来,思绪却已经飘忽到了远处,人渐渐迷失了一般。

那时候的一切还是很美好,自己还是一个青春少年,意气风发手握大权。身边有着两朝老臣李昊、伊审征、赵廷隐、李廷?等人的辅佐,自己不用操心朝政,还学习了许多的执政之道。在自己的统治下百姓安家乐业,蜀中一片歌功颂德的赞扬。

后来自己逐渐也从一个懵懂少年,慢慢的成为了有了更大抱负的青年,自己认为自己创造了蜀国的辉煌,自己一定会是蜀国另一个开创之主。事实证明是蜀中的人民安家乐业,不是中原各地可以比拟,而如今自己也步入了中年,可以说是年华正好,还有大把的前途。

张道子更是断言,自己可以承祚蜀国六十年国运,会成为自古以来所知明确历史上,登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于这个道家神仙的话,孟昶自然是深信不疑,因为他是蜀中有名的神仙广成先生的徒弟。他也是这一代蜀中道门道子,孟昶平时对他展现的神迹,自然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自然也对张道子的话深信不疑。

孟昶坚信自己最低还可以做二三十年的皇帝,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情啊!每次想起来,孟昶自己都要开心的大笑两声。所以长子秦王玄?虽然已经及冠,但是孟昶还丝毫没有册立太子的意思。自己还有这么多年皇帝做,这么着急干嘛呢!让他就跟着大臣们好好学习吧!

虽然当初的理想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实现,但是孟昶还是感觉东进中原,对于蜀中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实在是没有什么大的希望。但是孟昶一直梦想着自己有那么一天,至少可以和曹魏时代一样,三分天下吧!可是现实似乎比较残酷,还有靠着这些花团锦簇的少年,会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吗?即使孟昶自己再怎么自夸,知道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现在蜀中人民的生活过得好,想必别人旁国百姓会羡慕的,指不定有许多人会想着归附蜀中吧!孟昶甚至有些自我陶醉的想着。

后晋国、后汉国、和后周国先后断送了自己的希望,自己其实一点都没有灰心过。可是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这辈子为了什么,自己年少的时候为了振作发奋图强,丝毫没有享受过生活。如今虽然还没有太老呢,至少没有了当天少年时候的激情。

当然老天还是会眷顾自己的,终于把花蕊送到了自己身边,这也许就是老天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吧!孟昶真的很爱花蕊,把自己所有最好的送给她,孟昶都不会吝啬。于是,想把振兴蜀国这个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几个孩子身上,孟昶只想着以后自己好好休息享受几十年。

长子秦王玄?、次子玄王玉都已经成年,都已经能够担当一方责任和历练。自己以后就多多磨练他们,想必自己以后不用再花费那么多的心思,来处理繁杂的政事。

这些年,为了稳固蜀国的权利和发展,更是为了让自己轻松一些,孟昶把自己的几个女儿,纷纷嫁给了自己的下属或者他们的孩子。

青城公主嫁给了伊审征的儿子伊崇度;锦城公主嫁给了赵廷隐的孙子赵文亮;凤仪公主嫁给了李昊的儿子李孝连;长安公主嫁给了韩保正的儿子韩崇遂;銮国公主嫁给了毋昭裔的儿子毋克恭,还有几个年幼的公主,以后自然也是要寻机良配的。

让孟昶有些小小遗憾的是,自己的另外一个眉山公主,本来是想和南汉国联姻。可惜南汉国的皇帝刘晟突然间死了,他那继位的儿子还小,居然回绝了自己的请求。让孟昶有些郁闷的是,那个少年天子没有看中自己如花似玉的眉山,反而看中了自己并不是太漂亮,年纪比较大的侄女乐山郡主。

对于孟昶来说,在这个时代生存,采取的也是远交近攻的策略,所以才会和南汉国去联姻。当然还是因为自己担心大理,会在后面给自己捅刀子。幸好那个少年天子没有太过分,把自己的眉山留在了兴王府,还至少给乐山封了个柔夫人,还把眉山留在了兴王府说等她大些,再安排两个人的仪式。对于岭南的这个决定,孟昶肯定是异常的愤怒,但是天高地远的自己现在也没有办法。

当天也不知道是哪个出的馊主意,说把眉山嫁到南汉国去,可以安定后方的大理国,孟昶便知道自己只怕这辈子也见不到眉山了。不说岭南山高水远,而且到处割据混战,这两国中间还隔杂蛮地,孟昶不抱希望自己可以再见到眉山。想到这里,孟昶心里居然有些悸动的难受了。

但是孟昶还是希望自己以后有一天,可以再见到自己那个自小聪明乖巧,总是坐在自己膝头乖乖笑的那个眉山了。国事家事有让自己开心的,就一定有怕自己太舒服的。

似乎别人一直不让自己舒心,身边的晋国、后汉、周国一直先后骚扰不断。开始孟昶还有些担心,但是在证实自己坐拥天险后,自己再也不忧心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得到了充实的发展,现在孟昶想着自己实在比神仙还快活。

孟昶一直还沉醉在自己的想象中,眼中似乎更加迷离。耳边花蕊没心没肺一般,一帮宫娥和王家子弟陪着她嬉闹欢笑,她似乎也没有看这边,但是孟昶知道她心里只有自己。

花蕊已经下马,过来这边花圃间的软塌上休息。那些少年还在马上驰骋,不时回头过来看向这边,希望博得皇帝和夫人一笑。花蕊眼光流转看着场中,却仍然在那牡丹从里欢笑一般,快乐的声音传出老远,不时回荡在孟昶的脑海里面。

可是,孟昶似乎突然间一愣,怎么也想不起来花蕊的样子,回荡在脑海里面的,却总是模模糊糊的一团锦簇。莫名其妙反而更加清晰的,却是王昭远那带着温和笑意的脸色,难道现在王昭远在心里更重要过花蕊。

一旁大家看着孟昶似乎在沉思一般,就都不敢打扰他的思绪,心里却都是忐忑的揣测起来。大家都知道外面已经闹翻天了,宫里面却丝毫气氛都没有,便知道没有人敢把这种事情告诉皇帝。蜀国还是那个花团锦簇的蜀国,大家还是快快乐乐高兴的玩着享受着。

伺候在身边的是中书和门下的几个信任的大臣,本来大家想好了进来一起,和皇帝说说蜀国这段时间的变化。便看到王家子弟正陪着皇帝和花蕊夫人一起玩马球,此时个个都是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一番,却又不敢发出声来。

包括开始信誓旦旦的王昭远,此时都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一时间,除了发呆沉思的皇帝孟昶,和着一旁鸦雀无声的一群大臣,就是场上开心欢乐的花蕊夫人了,这里的场面似乎格外的怪异起来。

“陛下!陛下!”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在花蕊的轻轻呼喊下,皇帝孟昶回过了神来,看到花蕊不知道何时已经坐到了自己身边,而那些少年和宫娥也停止了游戏,都约束着马匹休息站在下面等候。

“陛下一定是累了吧!要不先回内宫休息着?”花蕊关心的温柔的道,服侍了皇帝这些年,已经没有人比花蕊更关心皇帝,更会揣摩皇帝的心思和所想。

“无妨!”孟昶轻轻舒了口气,感觉莫名的惆怅一般。但是看着花蕊的容颜,王昭远的样子居然消失了。不由轻轻把住了花蕊白嫩修长的玉手柔荑,看向面前阶下的几个少年,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也柔声朝花蕊道:“爱妃今日兴致格外高,都是他们的功劳啊!朕倒要好好犒赏这帮王家儿郎哩!”

花蕊脸色居然晕红了一下,目光斜斜的落在阶下,站在诸人下手一个七尺少年身上,虽然是淡淡一瞥,那个少年似乎也是看得到,一脸惊喜的便微微垂目。花蕊便朝孟昶笑道:“王家九郎真正是花了心思的,陛下你看看,今日他入的球可是最多!”娇语嗔目中令人浑身发酥。

“有赏!”孟昶哈哈大笑,看着那些个少年却不知道是谁,那个王家的九郎,一个标致的少年马上上前,站开一步得体的施礼谢恩。孟昶头一偏看向身边的大臣,有些人脸色有些阴沉,看到皇帝的目光看过来,马上脸上挤出了笑容。

一旁的王昭远根本不知道,自己刚刚在皇帝脑海里的份量,看到皇帝看过来,毕竟也伺候了皇帝这么多年,比较会揣摩心思。马上神定气闲的走了过来,虽然目不斜视,但是也掩藏不住眼神的喜色。

“陛下,九郎是微臣四兄庶子,自幼也自聪慧,但是因为在家族里是庶出儿郎,不敢随意污了陛下耳目,平时不敢荐于陛下跟前,好在九郎虽然笨拙,却也一直在府里学问习武,以图寻机报效陛下,报效国家!”言语间虽然有些谦虚自贬,但是谁都听得出来王昭远在表忠,和炫耀自己家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