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之间(2 / 2)
这期间,傅长宁翻阅了藏书馆大半典籍,能抄的大多都抄过,渐渐也总结出了些规律。
——并非所有书籍都能让她进入观想境界。
依问尺所说,《归元诀》是道门功法,虽则修仙界道修与凡界有所不同,但于天人感应上是相通的。若是道学书籍,不拘什么求仙游记、玄门占卜,又或者道家典籍,都有感应的可能。
但其它学派,却是不然了。
发现这点后,傅长宁便一门心思收集起道家典籍来,不拘文采好坏、是否言之有物,只要是与道门有关,她都会翻上一翻。
与陈夫子便是这么结识的。
陈夫子四年前来的村中私塾,那时傅长宁不过七岁,还是个小萝卜头,跟另外一位夫子混在初学班,授的是《幼学琼林》。
后来那位夫子离开,私塾人手不够,干脆便把初学班和大班合并,由李夫子教识字写字,陈夫子教儒学经义——私塾中那块锻炼的地界儿也是在那时候废弃的。
前两年,两人都只是普通夫子与学生的关系,真正相识,还是在那次陈夫子帮她找书后。
许是为了报答她爷爷的恩情,这两年里,陈夫子每次出门,都会为她带一些新刊印的道家书籍回来。
有些是赠品,大部分却是要花钱的。
傅长宁受到爷爷影响,自幼就是你帮我一分,我表要还你十分的性子,自然不愿相欠,偏生陈夫子又视金钱如粪土,她头疼了许久该怎么回报,一直不得其法。
直到突破练气二层,学了青木诀后,方才有了灵感。
傅长宁去山上寻了一些草药的幼苗,用灵气催生,而后将其炮制好晒干制成茶,准备打着爷爷旧方的名义送给陈夫子。
她修为不足,凡界又缺少灵气,无从补给,光是催生草药便花了半年工夫,更别提之后的保存和炮制工序了。
不过累是累了点,成果却是喜人的。
这些草药活性十足,药效极强,灵气含量却不至于太高,对凡人而言,既有奇效,又不至于对身体造成太大损害,用来缓解寒症是再好不过了。
眼见陈夫子收了药茶后,傅长宁总算松了口气,不再惦记这件事,转而研究起手里的《易学三解》。
这本书的著者柳大家年近古稀,近些年来沉迷求仙问道,心一痒痒,笔杆子也不停——这已是他出的第三本玄门杂学相关的书了。
而前两本,都给傅长宁带来了大量灵气。
故而她对这本也抱有很大期待。
而《易学三解》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
一个时辰后,隔间内刮起熟悉的灵气风暴,傅长宁在大门上施了个简单的提醒小法术,而后便盘膝坐下,彻底沉浸在修炼当中。
凡界没有灵气。
简单一句话,背后的意味有多沉重,却是直到自己真正修炼了,傅长宁才真切地体会到。
哪怕她能通过观想能够化生灵气,由于这天地的原因,那灵气也至多不过维持几个时辰罢了。
便如那“瀛洲”二字,仅仅一夜便散了。
故而,为了防止浪费灵气,每次修炼灵气都由傅长宁先用,等到时间快到了,再由问尺席卷而空。
不浪费一丝一毫。
这么久下来,傅长宁也知晓了问尺和她达成交易的原因。
——问尺被困在天河珠中太久,那天河战场虽有灵气,却都是些兵戈残骨所化,满是暴戾之意,这样的灵气,一般人根本无法利用。
问尺这些年来没得到丝毫灵气蕴养,反倒被兵戈之气不断侵蚀,威力已经大不如前,故而傅长宁最开始见到的才是它满身铜锈的模样。
身为器灵,它本身并不需要灵气修炼,但它的本体青铜矩尺,却需要大量灵气蕴养。
与傅长宁达成协议,是它最好的选择。
也是唯一的选择。
——毕竟没有傅长宁,它连天河珠都出不来。
这些都是傅长宁后来才明白的,不过她也不算全然吃亏。
要知道,问尺之所以在她身上下注,除了看到她的毅力和悟性以外,最大的原因便是她引气入体时的异常,让它误以为她拥有上佳根骨。
在无法测试灵根的前提下,这根骨便是它的定心丸。
根骨不根骨的,傅长宁不清楚。
可她却知道,她引气入体时之所以那么顺利,只怕有大半要归功于那折磨了她大半宿的阴阳鱼。
——废话,体内关卡才刚被冲破过一回,第二回能有什么难度?
傅长宁甚至觉得,她的灵根可能并不是那么好。
这猜测并非毫无根据,按照问尺的说法,修炼都是越到后边越难,前面那是相当的简单——到练气七层之后,一层花上十来年也不奇怪,但前三层,修仙界的天之骄子,都是轻轻松松突破的。
而傅长宁呢?
这两年来她勤勤恳恳修炼,从不懈怠,到现在,练气三层也是遥遥无期。
但她不是会放弃的性格。
既然别人能做到,没理由她做不到。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真的做不到,那也要竭尽全力试过才知道。
两倍三倍不行,那就十倍二十倍的努力。
这也是她这段时间课上常打瞌睡的原因。
精力耗费太过了。
十一岁的小姑娘,还在长身体,睡眠不够,身体自然会提醒她去睡。
一直到傍晚,这场修炼方才停止,傅长宁内视气海,见其才将将填满三分之一,小声呼了口气。
就在这时,门口提醒的小法术动了。
吃饱喝足的问尺乖觉钻进天河珠,傅长宁则上前去开门。
来的人是李小玉,傅长宁的同窗,也是村长的孙女。
她给傅长宁带来一个不知称得上好还是不好的消息。
——京城来了位贵人,要找傅老求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