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房子(1 / 2)
江宁要盖房子,所需材料已基本凑齐,但还有很多杂事要办。第一条就是手续。
江宁先写了一份申请,大意是说,由于知青点宿舍太过拥挤,他自愿住到崖上棚屋,但棚屋四处漏风,冬天不利于人们居住,他为了再干五十年革命,必须要保持健康的身体。他准备自力更生,自己建房。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已经打好了泥胚,找好了人手,大队也支持了旧瓦和木头。他为了报答组织,在此声明,房子建好后,他只有居住权,没有所有权,以后等他返回家乡,房子归大队所有。特此写一份申请,请队长盖章签字。
陈大山认的字不多,就让陈壮给他念了一遍。
念毕,陈大山一脸无奈:“小江,你这孩也太谨慎了。村里那么多人盖房子,我也没见过谁还写申请的。”
江宁说:“我是知青,跟村里人不一样。”他是个外来户,在村里又没有宅基地。别看现在没人说什么,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提前把能做的都做了。
尽管,陈大山和陈壮都觉得没这个必要,但江宁坚持,陈大山只好盖章签字。
申请书一式两份,大队一份,江宁自己留一份。
写完申请书,江宁还给自己请了几天假,请别人给他代班。盖房子是大事,陈大山自然就准了。
接下来,江宁又去找村里菜园比较大的几户人家,像刘大娘家,王婶子家,家里人口不多,但菜园大,菜种得又多。他盖房子要管饭,提出从她们家买菜。
江宁先去的刘家,刘大娘就是大黄的主人家,大黄一看到他来,摇头摆尾的蹭上来。
刘大娘听说江宁的来意后,爽快地答应了,但提到给钱,她坚决不要:“这一下雨,菜就疯涨,根本吃不完。我没少送街坊邻居,一点青菜,哪能要钱。”
江宁坚持要给,刘大娘故作生气道:“我说不要就不要,我收你那点钱,别人不得笑话我?”
江宁见此情形,决定入乡随俗,决定以后再用别的方式还这个人情。
刘大娘笑眯眯地说道:“你啥时候需要菜,自己去菜园子里摘就行,想摘多少摘多少。”
他又去王婶子家,情况跟刘大娘家差不多。
江宁这下欠下了两份人情。
接着,他又买了二十个鸡蛋,两只公鸡,人家来盖房子,总不能全是素。
一切准备就绪,李守信带着他的临时建筑队就来了。
他们熟门熟路,干起活来又快又好。
村民们有空也来帮忙。
江宁负责跑腿、协调和做饭,陈大娘王婶子主动过来帮忙做饭,帮江宁减轻了很多负担。
等到开始盖房子时,大家说,用砖头打地基比较好,没有砖头怎么办?凑?你家几块,我家几块,大队倒塌的旧房子旧仓库又派上用,大家挑拣了一些好的拿过来。江宁的房子就成了下半截是砖,上半截是泥胚的房子。地基一打好,房子盖得飞快,两天过去,四面墙就垒了一人多高。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说笑,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江宁心中感激,更加用心地给大家做饭。
第一天午饭的主菜是小鸡炖蘑菇土豆,由于人多肉少,每个人只能分到两块肉。但这毕竟是荤腥呀,只有过年过节才有的吃。众人吃得是满面红光,意犹未尽。
对于盖房子这事,江潮也想帮忙,他碍于自己的身份不敢来,江潮的爷爷不知从哪弄来了一条五斤多重的大鱼送来。
江宁收到这份重礼,有些过意不去,老胡却劝道:“给你就收下,江潮爷爷感谢你对江潮的帮助,这孩子总跟你在一起,比以前开朗了许多,要不是不方便,他都想亲自来谢你。”江潮是个孩子,跟江宁来往,大家不怎么在意,要是江潮的爷爷也跟他来往,怕是对江宁会有不好的影响。
江宁想了想,收下了,以后他会多照顾一下江潮。
江宁看着这条大鱼开始琢磨开了,这鱼怎么吃?红烧、清蒸、炖汤还是做水煮鱼?
最后,他看了看这么多张嘴,红烧不太够,狼多肉少。
水煮,红红的汤底,多放豆芽小白菜小油菜,显得鱼肉很多的样子。
而且还可以一鱼多吃,鱼身做水煮鱼,鱼头炖豆腐。
下午四点钟,江宁就开始准备晚饭了。他先把大鱼处理好,鱼肉片下来,加盐和淀粉腌好。
锅烧热,放入小半碗油,加入葱姜蒜和干辣椒爆香,再加上他自己炒的底料,很快,一股强烈霸道的香味在山崖上弥漫开来。
正在盖房子的众人忍不住吸吸鼻子,问道:“小江又做什么好吃的了?”
正在抹墙的方朝阳说道:“我刚才看见老胡提了一条大鱼。”
大家的眼中放着光芒,今晚又有好吃的了。
他们在江宁这儿干活,最盼望的就是这一天两顿饭,从来就没失望过。
江宁把底料炒香,再加入水烧开,先把豆芽放进去,再放白菜油菜,最后才放入切好的鱼片。鱼片不能煮太老,否则会影响味道。
水煮鱼做好后,江宁又开始做鱼头豆腐,今天两道肉菜够丰盛了。剩下来的就是素菜。
乡亲们送来的蚕豆豌豆被江宁拿去磨成了粉,他用淀粉做了一大盆凉粉,凉粉白中带着点淡绿,看着就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凉粉也是一粉多吃,用香菜小葱凉拌一盆,剩下的切成薄薄的方块放在锅底用油煎,撒上盐和佐料。凉粉的表皮变得脆脆的,吃起来更弹更香。
这一阵又一阵的香味,把大家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
到五点时,大伙干活都有些心不在焉起来,时不时地伸长了脖子朝厨房这边张望。
江宁也察觉到了,对大家说道:“今晚早些吃饭,吃完再干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