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亲角(2 / 2)
裴雨像被投了个速答题本,一时间都不知该先回答哪个。她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嘴角挂着一点客气但有些僵硬的笑。
“我只是来看看。”
“看看也好!看看了解行情嘛。”大爷似笑非笑地眯着眼,“现在95年都不小了,女孩子别太挑,你看那些90后在这边挑了好几年,还不是最后将就找了个……”
话没说完,裴雨已经不动声色地挪开了脚步。
她沿着林荫道继续往前走,想要从“游客”变成“参与者”,起码坐下来和几个大妈聊聊天。她找了一个角落,坐在长椅边,身边是一位中年阿姨,正在和另一位交换相亲对象的微信二维码。
“你那个上次相的公务员怎么样?”
“不行,太木讷了,而且父母还是二婚。”
“哎呀现在能找到个有房有编制的,性格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那你家姑娘肯定不肯。”
“我家小雨脾气拗,不肯就算了,反正我能替她多看看。”
“小雨”这个词像一根针扎进裴雨耳朵。她回头看了那位阿姨一眼,不禁心想,会不会所有来相亲角的母亲都叫自己的孩子“小雨”、“小宁”或者“小辰”?
她鼓起勇气转过身,对那位阿姨笑了笑:“阿姨,我是97年的,还没结婚。”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热情起来:“哎呀,那你要不要把条件写一份?这边有打印的地方,也可以手写,我给你介绍几个我认识的男生,条件都不错,都是本地人。”
“我……没有资料纸。”
“没关系,先说说条件?你做什么工作的?月收入多少?有房吗?有没有贷款?”
裴雨顿了顿,缓缓开口:“我在外企做市场部经理,月薪两万多,没有房,租的房子,自己一个人住。”
阿姨听完后笑容明显温和了一些,但眼里透出一丝遗憾:“一个人住也好,起码能照顾自己。就是没有房子有点吃亏,现在男方家都希望女方至少有份房贷在身上,显示你也有‘共同承担’的能力。”
“共同承担?”裴雨小声重复了一遍,仿佛在反刍这四个字。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未来婚姻的筹码,要靠贷款来换取公平。
“你家有兄弟姐妹吗?”阿姨又问。
“没有,我一个孩子。”
“那更要早点结婚了,你要是不尽早嫁出去,等你岁数上来,你爸妈压力就大了。现在年轻人都这样,拖着拖着就剩下了。”
“我没觉得自己是‘剩下’。”她终于忍不住小声回了一句。
阿姨愣了一下,随即摆摆手:“你别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你要理解,婚姻嘛,不只是你自己的事。咱们现在这个时代,女人的青春不能耗太久。”
“你是新魔都人吧?”那位阿姨又说了一句。
“……什么意思?”
“就是最开始不是本地户口,在这边工作几年的人啊。现在新魔都人也分很多层次呢。有些是高知高薪,自己能买房落户;有些还住在五环外打拼,想嫁个本地人改变命运的。还有些就……年纪大了,凑合着结婚。”
她话说得毫不遮掩,甚至有点过于直白了。可周围听的人却没有人反感,仿佛这就是规则,这就是“现实”。
裴雨嘴唇动了动,想反驳什么,最后却什么也没说。她站在原地,只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似的,居然还带着几分好奇走了过来,结果被这场“户口-收入-年龄”的公开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