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5腹背受敌(1 / 2)

加入书签

自盛催雪找回状态后,孟允抒和她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接下来的培训授课,并如约为那些加盟的书商提供了各项帮助。接着,他们也兑现承诺,在私下紧锣密鼓地尝试创办自己的小报。

在此期间,孟允抒和这些报社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在随时帮他们处理问题的同时,也互相交流着如玉行会的动向。在成立正式的报业行会之前,他们还需要挂羊头卖狗肉,低调行事,以防被如玉行会察觉到他们的小动作,让他们的计划胎死腹中。

“自打入了秋,这天真是一日冷过一日。”

萧谨言推开办公室的大门,卷着一股凉风走了进来,他搓搓手臂看向孟允抒:“这几日报社的营收也是如此凄凉。现今我们已经自身难保了,却还要一直帮那些掌柜,这入不敷出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孟允抒批阅完面前的一份文稿,气定神闲地对萧谨言笑了笑:“萧主编稍安勿躁,一旦官府通过了我们创建报业行会的申请,我们作为行首就能收取会费回本;民众看到朝廷的态度后,他们也能放下心来继续买报;报业成为正式的行当,也会吸引更多人加入我们。过不了多久,报社就会比以前办得还红火。”

“那是最好的情况。”萧谨言去他的工位上喝水,顺便和孟允抒闲聊,“昨日我听睿言说了,皇上从户部那得知此事后特意宣布,今日他要在早朝上和诸位官员一同商议是否批准我们的申请。”

他摇摇头叹了口气:“为此新旧两党肯定要在皇上面前大吵一番。民间小报本就是个敏感话题,要是他们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惹恼了皇上,我们可没什么好果子吃。”

半月前孟允抒曾到访过城内的几家新报社,也询问了那些掌柜经营情况如何。确定时机成熟后,孟允抒便联合他们向官府递交了文书,在其中详述了报业的市场需求以及他们的从业计划,申请注册报业行会。

建立新行当本就需要经过层层审批,再加上报业性质和孟允抒的身份特殊,户部官员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将其上报给了皇帝。她听许昭说,皇上在听闻此事后便要召集百官,请诸位大臣共商此事。

有孟允抒的那桩冤案在先,朝中的新旧两党都很清楚,报业行会能否建立直接关乎着他们的势力强弱。如果朝廷未能通过这项申请,孟允抒势单力薄,迟早会再次受到暗害,到那时她毫无还手之力,旧党就可以故技重施,对新党施以猛烈打击。

因此,双方一定会据理力争,在朝堂上展开激烈的辩驳。

“你就放心吧。”孟允抒搁下手中的笔,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是故意让他们争辩的,他不会发表任何意见。只要支持我们的声浪更大,成立报业行会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做皇上的可比任何人都要懂得权衡利弊,先前孟允抒从许昭的描述中听出,他们当今的皇上是个敢于变革的人,但碍于旧党的根基深厚,他还得仰仗这些朝臣为他效力,因此在明面上一直附和着这些人的观点。后来随着新党的日渐崛起,政局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皇上的态度也随之变得暧昧不清。

从当下来看,“成立行会”这件事本身的重量根本不足以被拿到朝会上讨论,如果皇上对小报的态度倾向十分明确,那他完全可以直接给出自己的决断。他之所以让各位大臣畅所欲言,在朝会上公开商议此事,完全是想借机试探两党的实力。如果新党能够赢得胜利,他自然会同意孟允抒的申请,在之后的治国理政中他也能够逐步放开手脚,对新党成员有所侧重。

萧谨言听孟允抒分析了一通,实在搞不清这些政治中的弯弯绕绕,索性将它抛之脑后,问了她另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可旧党实力雄厚,你怎么知道我们一定能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