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真相(2 / 2)

加入书签

“多谢公子解惑。”她将信封还给许昭,“近日你可曾听闻城中传言?”

许昭端起茶盏:“满城风雨,我岂能不知。”

“你为何不为自己辩白?”

“公道自在人心。”许昭喝了口茶,语气冷淡,“更何况民众大多无知,何必为此费神。”

他这话说得孤高,听来有些刺耳。

“若人心偏信,则公道不公。”孟允抒反驳,“且民众之力不容小觑,许多人只是被有心之人加以误导,不得真相。公子此言着实傲慢。”

许昭没料到孟允抒会这样说,一时愣了神。

孟允抒意识到自己由于激动失言:“抱歉,允抒失礼。”

她向许昭告辞,临出门前她才想起,针对许昭的谣言,她还遗漏了一个问题。

孟允抒转过身,酝酿着语言:“我还有一事想问公子。你……”

她很想编几句话放上去,但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允许她这么做。

孟允抒将心一横,说出了后半句话:“……是否精于床笫之事?”

许昭半晌没有回应,孟允抒偷摸着瞟了他一眼,只见他的脸上堆满红霞。

孟允抒尴尬地绞着手帕,在诡异的氛围中进退两难:“公子好歹说点什么。”

踌躇之间她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这个问题答“是”或“否”都不大对头。

她正要找补,许昭忽地开口:“我与姑娘都是清白之身,也不曾在外沾花惹草,无法回答姑娘此问。”

孟允抒得到答案赶忙道谢,随后落荒而逃。

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她不是没遇到过类似的尴尬场面,但许昭和她的关系特殊,她无法做到置身事外。

为转移注意力平复心情,孟允抒一面快步走向房中,一面构思着报道内容。

接下来整整一日,孟允抒都在查证许昭所言是否属实。

按照许昭提供的证据,她在城中四下走访调查,确证姚府所作之恶;同时她找人收买了几个官员府中的下人,打探他们主家对许昭的看法,他与姚大人在朝中有何过往;而后她回到府中拿到账本,将上面的收支齐齐计算一遍,并未发现纰漏或疑点。

她在府中也亲眼见闻,按许昭的官职品级和俸禄来说,他的生活过得相当简朴,开支已经压缩到了极致。

结合涉案百姓及其他官员对许昭的评价,以及这两日对许昭的试探、自己在府中的见闻,他的确是两袖清风,一腔赤诚。

至此孟允抒也安心许多。最起码她不会被许昭谋财害命。

获得完整的证据链后,孟允抒捋顺逻辑,将这件事的疑点逐个击破,晚上点灯熬油地写了报道。

在秋盈催促了十几遍后,孟允抒终于完成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