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 第四章(2 / 2)

加入书签

直接加的国内微信,也没提前说一声,怪怪的。

会开了两个小时。

会议结束回办公室的时候,长孙宁和何钊都已经回来了。

何钊说李姨的丈夫送小孙女上学路上被车撞到了。

撞击不严重,但是老年人骨头没那么硬,大腿骨折。

小孩子没事,老人进了医院,对方态度很好,积极配合,主要就是老人遭罪。

李姨还很抱歉地说,她家儿子儿媳妇儿工作忙,只能她在医院照顾丈夫,没办法来帮忙照顾向如故了。

梅浔捏着金属钢笔在手上转动。

李姨快六十了,年纪不小,是时候退休回家颐养天年。

今天忙,明天上午去看李姨,下午接向如故出院。

李姨退休后,向如故自己生活……

好像不太行。

她身体状态那么差,怎么能放她一个人。

上次邀请她同住,她在分析情况,而不是直接拒绝,说明她不排斥和自己一起住。

等出院时再邀请一次,希望她可以同意。

敲门声响起。

刚才在会上,梅浔喊了经理来做报告。

先忙工作,别的事情下班了再考虑。

*

长孙宁请来的护工姓刘,年纪和李姨差不多,看起来精明能干。

向如故没那么需要人照顾,她只是发烧,不是半身不遂。

要不是梅浔强硬,完全没有请护工的必要。

刘姨在旁边一会儿擦擦桌子,一会儿扫扫地。

向如故没管,自顾自玩手机。

下午,一直安静的向如故电话铃响了

她轻轻叹口气接起来:“妈。”

昨天争吵完向如故关机了。

她爹肯定不会管她是不是关机了,是不是怎样了,她爹只会在意她有没有丢他的脸。

妈妈就不这样。

昨天肯定有一遍一遍打着她的电话,听着冰冷的机械女声怀疑是不是手机坏了。

妈妈对这些不了解,该去问她儿子了。

然后向辞旧会不耐烦地告诉妈妈:你女儿关机了,她不想理你。

事实就是这样。

向妈妈一边担心女儿出什么问题,一边害怕自己丈夫做出什么偏激举动。

一个人过就一个人过嘛,又不是不结婚,丈夫死了谁也挡不住啊。

不知道逼那么急干什么。

要不是向妈妈拦着,向爸爸不知道要说出什么伤人的言语。

上午,向妈妈被孙子的事情绊住脚,不然不会拖到下午才来找向如故。

算起来好长时间没见过她。

不知道是不是又瘦了,向如故总是不好好吃饭。

当初向如故惹她爸发了好大的脾气。

后来同意结婚了,结果找了个年纪能当她爸的人。

向爸爸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梅昊去世,向家也不愿意出席。

向妈妈想找个由头去看女儿都找不出。

她要照看孙子,几乎抽不出时间。

向妈妈忍了忍快要涌出的泪水,问:“最近还好吗?”

向如故看着手背上的针眼,轻描淡写地说:“挺好的。”

向妈妈好像在电话对面忙些什么,有阵的声音,“我腌了萝卜条,你不是喜欢这个吗?我装两罐给你送过去,现在在车上了。”

向如故:“啊?”

向妈妈笑笑说:“放心,我自己去,你爸最近在忙辞旧工作调度的事,没在意这些。”

不是,向如故并不关心向辞旧的事情。

主要是家里没有人啊。

向如故问:“谁送你?你现在到哪了?”

向妈妈有些疑惑:“打车,快到了。”

女儿问这些干什么?每次不都是打车吗?这有什么好问的?

向如故眉心微蹙:“你让司机掉头吧,我不在家。”

向妈妈想来看女儿就来了,压根没想到女儿不在家这个可能。

她说:“没事,你们家那个阿姨应该在吧,我把东西放下。”

向如故实话实说:“阿姨也不在。”

向妈妈有些失落:“这样吗?”

向如故:“嗯,你下次要找我提前跟我说一声,别这样搞突然袭击。”

向妈妈被向如故略带怒意的语气镇住:“好。”

向如故闭了闭眼睛。

好烦。

她缓和语气:“你去小区旁边那个公园等一下,我让人去取。”

向妈妈听话道:“好,我在那等着。”

向如故:“先不说了,我打电话找人帮忙。”

电话挂断,向如故摸到何钊的名片。

白底黑字,清楚明了。

一排数字整齐地写在上面。

向如故没有犹豫,照着输入。

没办法了,总不能完全忽视妈妈的好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