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 第十四章(2 / 2)

加入书签

汪阿姨絮絮叨叨的拉着辛理往回走,辛理盛情难却,再三表示不吃饭了,最后还是提着三盒饺子从汪阿姨家里出来了。

“对了汪阿姨,环城路那边的超市最近打折,鸡蛋才一块钱一斤,我看别的东西也都挺便宜的,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看。”

“啥?鸡蛋一块钱一斤?那肯定得去,我晚上就去!”

辛理微笑地看着汪阿姨摩拳擦掌准备血拼一番的样子,想到如果妈妈还在世,应该也是个快乐的小老太太。

事情都交代完毕,她回屋把仍旧躺在沙发上睡午觉的花生装进了猫包,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也装进了行李箱,毫不留恋地离开了。

……

辛理的外婆家在邻市的一个村上,距离南市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南部,而牛栏村就在郦江流域内最高的山??宁岚山的山脚下。

那里也是南市周围地势最高的地方,所以水灾来临的时候,村子也因此幸免于难。

不过也因为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前几年才修了一条像样的公路,村子里这才有了人气。

辛理的母亲去世后,辛志行就把她丢给了外婆。外婆也是个苦命人,中年丧夫,老年丧女,膝下就剩辛理一个孙女。小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对辛理的疼爱却没有少半分。外婆总说辛理在长身体,所以每天都要给辛理吃上一个鸡蛋,即便要花很久才能攒够一篮鸡蛋拿到集市上卖。

辛理大学毕业后没多久,从小把她养大的外婆也寿终正寝了,自那以后,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了。

辛理开着面包车,走过崎岖的山路,淅淅沥沥的雨给连绵不绝的山丘蒙上一层毛玻璃。不知拐了多少个弯,才远远看见了房屋和炊烟,走过一个刻着“牛栏村”的石碑,一个村落出现在眼前。

此时差不多晚饭时分,又是下雨天,村路上几乎不见人,家家户户都在做饭,不时飘来一阵饭菜的香味。辛理沿着熟悉又陌生的道路,在外婆家的小院前停下了。

院墙还是多年前用黄土和石头堆砌起来的样子,半人高的木门因为年久失修,早已歪到了一边。

辛理试图推开,那木门便卸下重任似的,干脆地倒在了地上,在辛理的牛仔裤和运动鞋上溅了不少的泥点。

从前被外婆精心料理的院子,此时已经杂草丛生。小时候的辛理很是淘气,经常上蹿下跳,不时会擦伤烫伤,外婆没有多余的钱带她去卫生所,便在家里种上芦荟,抹在患处,也能有些作用。

那些满载外婆的疼爱的花盆歪七扭八地倒在角落里,里面的植物早已枯萎。

院内是一间简陋的瓦房,屋顶上的瓦片在岁月的冲刷下变成了深深的沥青色,进到屋里,有些地方还漏着雨,在地上滴出一个个小水坑。

外婆的相框挂在墙上,上面已经布满了蜘蛛网。辛理先是拿出湿巾擦干净相框上的灰尘和蛛网,随后便四处看了看。家居摆设倒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散发出久无人居的霉气。

好在屋里的电路还是好的,还能点亮厅里唯一的一盏白炽灯,灯下靠墙放着一张满是尘埃的书桌,书桌上的课本不但泛黄,还有干透了的水渍。

再走过去,就是她和外婆的卧室,用一个布帘隔成了两间,本就狭小的空间更是局促,摆了两张床和一个柜子之后,只够一人通行。

总的来说,勉强能住人。

辛理简单打扫了一下小厅,在滴水的地方垫上水盆,盆里放上一条毛巾,雨水滴在上面就没了声音。再把发霉的床褥、被腐蚀的木床铺都暂时清到了院子里。

又从空间里拿出一个帐篷和睡袋,在屋里组装好。也没忘了把花生的猫窝摆出来,让在猫包里闷了几个小时的花生出来透了透风。

换了个地方,花生倒也没认生,吃了两口辛理喂的猫罐头,在屋里到处转了几圈,又沉沉地睡了过去。

收拾完毕已经是一小时以后,屋子里看起来总算像有人住的样子了。

此时的辛理已经饥肠辘辘,她又掏出了一张崭新的餐桌和餐椅,放上了前几天打包的饭菜,一小壶热腾腾的炖鸡汤,一盘外婆喜欢吃的红烧牛腩,一盘猪油渣炒菜心,一碟西红柿炒鸡蛋,一碗五常大米饭。

如今气温大约十几度,虽然不算冷,但落雨不绝,更添一丝寒意,这时候来一口微微烫嘴的鸡汤,鲜美的滋味萦绕在舌尖,胃里顿时暖了起来。红烧牛腩炖得很烂,酱色的卤汁浸透到肉的纤维里,肥嫩的汁水随着咀嚼的动作从齿间溢出。还有猪油渣炒菜心,清香爽口,刚好解了红烧牛腩的腻。

然后她感觉还缺了什么,又从空间里拿出一个平板电脑,架在桌上,打开前几天下好的一个热播剧,边吃饭边追起了剧。

吃完之后,她又拿出一个冰淇淋作为饭后甜点,这才心满意足。

酒足饭饱,辛理烧了一壶热水,简单地洗了个澡就钻进了睡袋里。

脑子里一边思考着剩下十天该如何安排,一边伴着柑橘香薰,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