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 章(2 / 2)

加入书签

星船上的ai西德尔,看到裴延这一动作,立即发出电子音提醒。

“上将大人,需要打包帮您远程传送吗?”

男人眸色微深,直接挥手静音了西德尔。

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有些事情,等他回到帝都星再说。

红色的水果?那应该极为好看吧?

黛玉面上微红,心中有一股暖流流过。哪怕不能亲眼见到,但对方的心意,她领了。

大观园外,荣禧堂以北的大跨院,正是贾宝玉的新房。

这一处距离贾母的居所最近,也远远望着王夫人的院落。

可以说,就是特意为宝玉娶妻挑选出来的地方。

如今大大小小二十余间房,只住了两个主子。

比起从前在怡红院时,不知宽敞了多少。然而丫鬟们行动却更加肃然,不敢露出半分轻慢。

屋内的两个人相处已有半月,贾宝玉的神智也在逐渐恢复。

所幸的是,他不再追问新娘被换的事,而是默默地垂首,木头般地坐在纱窗前。

俊俏的少年郎君出神地望着大观园的方向,而屋内穿衣的薛宝钗则是脉脉含情。

她是贞静的女子,将出嫁随夫演绎到了极致。

半月相处,虽然二人没有正式过大礼圆房,但足够让宝钗将整个北跨院的人心收伏。

已经有不少丫头们在可惜这位宝二奶奶,怜她嫁了个人事不知的宝玉,敬她依旧心态从容,将整个院子管理得井井有条。

灯壁下站着的袭人更是头一个觉察到她的厉害:

这位薛姑娘,从前不显山露水,表象看没有王熙凤的泼辣,却能叫最难听话的老嬷嬷们心甘情愿为她办事。

从前宝玉使唤袭人做的事情,现在她手底下的大丫鬟莺儿也可以跟着做。

譬如现在,莺儿就立在宝玉身后,不时添上暖茶,一边温声劝慰。

薛宝钗虽然没有明言,但袭人看着心里就知道了。

莺儿是薛宝钗的大丫鬟,将近二十的年纪没有找人相看,待宝玉又是和对宝钗一样的态度。

她就知道,莺儿将来必定也是宝玉的屋里人。

年前贾元春暴病而亡,身为弟弟的贾宝玉应有半年的期服,孝中娶妻已有不敬,荣国府也不敢真坏了规矩。

二人至今未能圆房成大礼,袭人更加不敢将自己想和宝玉过了明路的话说出来。

一个是怕冲撞了宝钗,另一个则是怕惹恼了王夫人。

从前她和王夫人是一条心,但从宝钗嫁进来后,袭人才后知后觉。

到底是奴婢,想要什么都得先问过主人意见。从前她的主子是贾母和王夫人,现在又多了个宝钗。

她妥帖地取过外袍披在宝钗身上,神情如常,手上却禁不住一抖。

万一宝钗不愿让她留下呢?

“袭人姐姐,怎么了?”

薛宝钗皱眉偏头,话里虽然没有责备的意思,但看着肩上歪斜的雪袍,却没有主动伸手摆正。

“二奶奶,是我不小心出神了。”

袭人连忙又规整了一遍,语气谨慎,她眼睛的余光瞄着贾宝玉,可惜后者完全心不在焉。

薛宝钗也看向了贾宝玉,她嘴角抿得平直,哀怨的心绪转瞬即逝,吩咐莺儿照顾好宝玉后,自己便带着袭人找贾母去了。

因为宝玉的痴病没有大好,贾母也就免了他的请安。但薛宝钗这个孙媳妇的每日请安却是要的。

上首的老太太身边花团锦簇,她发髻稍白,目光慈和的点点头,问过贾宝玉的状况,又眯起眼睛打量起宝钗。

“我看宝丫头打扮还是素淡了些,虽然是功服中,用些簪儿倒也不防事。”

新妇低眉颔首,模样极近乖巧,只是头上没用半点点缀,就连挽发都是用的白色细绳。

贾母就让鸳鸯从自己的私库中拿了几个挑不出错的宫廷木簪出来。

“这还是娘娘在时赐下的,他们姐妹没一个有,只因她最疼爱的就是宝玉,如今你用着正合适。”

薛宝钗适时的点头接过,贾母更是满意,目光与边上站着的王夫人相接,王夫人心中领会,便把宝钗带了出去。

独留袭人一人,她心犹惴惴。

“袭人丫头,可知为何今日单独传了你过来?”

贾母的表情有些严肃,服侍的丫头们退下后,此刻更像是封建家族的大家长。

袭人只是摇头。

贾母嘴角抿得更深了。

王夫人对黛玉的看法一向平淡,只当她是贾政的侄女儿。但当给宝玉议亲时,王夫人提起黛玉的态度可谓复杂。

贾母虽然也觉得宝玉和黛玉二人不合适,却厌憎那些以为有利可图、从中作梗的背后小人。

黛玉是个怎样的人,贾母心底清楚得很。

若不是那日王夫人急于表现自己的不满,也不会将那年袭人告发宝玉私情的事情让她也知道了。

私相授受本是男女大忌,但事情的根出在宝玉身上。

袭人一张嘴,就把她外孙女儿的命悬在房梁之上。

宝玉两口子的事算办完了一半,回过味来的老太太嗫努着脸,开口就是叱责:

“跪下!”

“真是好个大丫头!你是我指给宝玉的人,还是王氏指给宝玉的人!”

“老太太!”

袭人猛地抬头,面色惨白,两行惊泪潸然而下。

她浑身发抖,不敢违抗上命,双膝重重磕在地上。

她动了动嘴巴,却一句辩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她的心思,贾母都知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