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收入(2 / 2)

加入书签

她只当弟弟哄自己高兴。

做过买卖就能知晓,买卖一道风险很大,他们家没有那个本钱去承担风险,爹娘已经够辛苦了,她如何肯开口再给他们添麻烦。

这个念头也只能揣心里想想。

陆嘉志看到姐姐亮得惊人的眼神,冲她笑出两只小虎牙。

姐姐不敢开口的,他开口就是了。

陆嘉茉回了个感激的笑,随后一把抓住爹娘的手,激动道:“爹,娘,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干的,将咱家铺子做大做强!”

吴玉芝见女儿欢喜,心情也跟着变好:“就这么高兴么?只是一个谋划,八字还没一撇呐。”

“高兴,”陆嘉茉说,“哪里是没一撇,我们都有快二十两银子啦~”

一家人哈哈大笑。

笑着笑着,吴玉芝不由想,这些时日闺女在外头有所心得,她又何尝不是?集市上什么人都有,见得多了,自能发现,许多妇人不缺活命的本事,甚至凭一双巧手就能养活一家子,有了这样的底气,夫家别说磋磨,大声说话都得掂量一二。

再说了,家里挣多了银钱的感觉,真的很好。

初步定下买地的事,接下来就该到另一件要紧事了。

陆大川注视着儿子,轻咳一声,再次问出了一年前那个问题:“长生,你想念书吗?”

这下换陆嘉志受惊不浅。

原先他还打算秋收过后,家里闲下来,再跟爹娘提这茬,不想爹会突然说起。

陆嘉志自然知道爹的话意味着什么,有些慌张地应道:“爹、娘……儿子……”

陆大川夫妇不着急,只微微笑着看他。

姊妹们也眨巴着大眼睛,期待地看他。

他心里便生出了一股力量,面上渐渐沉静下来,一字一句道:“爹、娘,儿子想念书,日后还想考学。我会努力,不辜负你们的辛苦,让咱们全家都过上好日子。”

夫妇二人听罢,不自觉地红了眼眶,陆大川拍着儿子的肩膀:“好好好,赶明儿爹就去常先生那里问问,若他点头,爹就带你去磕头敬茶。”

陆嘉志用力地点头。

他十分中意这位老师,学问先不说,常秀才过往的阅历,让他跟其他人很不一样,教学不刻板,遇到难点,又总有一番独到见解。

这对他来说何其宝贵。

再说回学问,常先生应该不输南丰县大部分塾学夫子,起码在蒙学阶段,教他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既决意让陆嘉志正式念书考学,陆大川夫妇便没让儿子下地收稻。

儿子是生手,帮不上多大忙,倒不如把时间花在书本上。

秋日田野稻谷飘香,饱满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腰,秋风过处,千层黄浪翻滚,沙沙作响一片。

陆嘉志虽没下地,但每每路过田野,见到这片景象,都能跟大伙同感丰收的喜悦,

这些是他们农家人的果,也是他们的根。

中秋前一日,也就是陆嘉志的生辰前一日。

秋收基本忙活完了,村里有人家杀了猪庆祝,陆大川跟妻子收点完稻谷,还不到午时,便去杀猪那家买了五斤猪肉,又打上三两米酒,拎着去了常家。

陆嘉志还在屋里背《孟子》。

四书里只剩《孟子》没背完了,《论语》、《大学》和《中庸》内容少,合起来都没有《孟子》字数的零头多,是以他便放到最后来背。

待今日的内容背完,起身活动了一会儿,又开始执笔练字。

专注中时间过得很快,再抬头已是申时末,天边隐见黄昏。

爹却还没回来。

陆嘉志觉得有些奇怪,爹和常先生聊什么聊了这么久?

把东西收拾好,出了屋子,见娘正在择菜洗菜。

“娘,爹怎么还没回来?”

吴玉芝头也不抬:“哪晓得你爹,许是跟老常喝上了罢。”又抬头看他笑,“不管他,咱们先吃饭。”

陆嘉志“嗯”了声。

晚食做好,母子四人在堂屋摆桌,因着明儿过节,所以今晚吃得很简单,主要是杂粮粥和烧饼,留着肚子明日吃大餐。

还没吃完,天已经麻黑,陆嘉志拿来油灯盏点亮,屋里一下子充满暖黄色的光。

他看了眼门外,有夜风卷起零星落叶,皎洁月色下,陆大川脚步缓慢地迈入院子。

见到儿子,陆大川愁容满面的脸上总算展开了笑,却很快又叹一声,道:“我问过老常,他说不能收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