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6 章(1 / 2)

加入书签

明媚而温和,点点红梅在风中飘落。

周围是绿意盎然的草地,远处有大片森林。

湛蓝的天空中,一行白鹤轻盈地飞过,发出嘹亮的啼鸣。

画面一转,又到了充满烟火气的小巷。

耳边是热闹的叫卖,萧珩带着林黎等人行走在其间,只觉食物的香气丝丝缕缕萦绕,让他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

小楼林立,各店的招牌迎风展开,鳞次栉比。

京城这样好的风光,他以前竟从未察觉。

萧珩抬脚一迈。

眼前的场景再次变幻,高耸入云的山峰陡然逼近。

前方有人在唤:“玉珏来啊,他们都到前头去了,再不快些只怕要追不上了!”

恍惚间,萧珩好似看到了萧衍的脸。

他忙应了一声,闷头一口气狂奔着追至山顶。

许久不曾如此劳累,窒息感顷刻间铺天盖地袭来,胸前像是有千斤重担,压得他全然喘不过气。

萧珩强撑着往左右看去,周围哪里有人?

刺入骨髓的寒意萦绕,雾气变成杀人的冰刀。

远远的,似乎看到父皇和众多皇子已然下山很远。

可下山之路极陡,正自犹豫,一股巨力猛地撞击向他的后背!

“啊——”

大雾散去,山川崩裂。

萧珩猛地睁开双眼。

殿门半闭,烛火微弱,飞雪随风乱卷,将屋内的暖气驱散大半。

萧珩这才发觉脑后的玉枕不知何时下滑,将将好膈在背后,而另一只常年闲置的则被他抱在怀里,死死压在身上。

难怪他在睡梦中都觉得腰酸背痛,喘不过气来。

艰难地舒展了一下身体,不远处传来林黎刻意压低的声音:“殿下是醒了吗?”

“……怎么了?”

萧珩边问边坐起来靠着,将两只玉枕推到一旁:“什么时辰了?”

林黎已几步上前:“刚过丑时。”

“属下正准备唤您起身,”他说着,手脚麻利将昨晚睡前挂好的衣衫抖开,边伺候萧珩穿戴,边道,“刚刚得到的消息,说是齐王府出了事,圣上大怒,召诸位皇子即刻进宫。”

“齐王府?”萧珩皱了下眉,他记得自己昨日从宫中回府时,一街之隔的齐王府正灯火通明,喧闹声大得很。

“昨晚大皇兄不是在办宴吗?”

他疑惑喃喃,脑中忽而闪过之前梦中的场景——

太子被禁,他进宫求情却惨遭父皇斥责,更被拔剑相向,连爵位都几乎不保。

后来虽平安回府,却被禁足整整三个月。

那三个月里,父皇派王斌亲率禁军封锁礼郡王府。

守卫森严,有如铁桶,以至于他消息闭塞,完全不知外间究竟发生了何事。

直到三个月后禁军撤去,他终于得以出门,才听说齐王因设计太子被贬,不仅被降为郡王,就连北边的封地也一概被收回。

那分明是来年惊蛰之后的事。

萧珩拿过一旁的茶水漱口,心中沉吟。

照常理而言,但凡设谋献计之人,往往长算远略、迂回曲折、徐徐图之,而想要揭穿阴谋,则必然需抽丝剥茧、循序渐进,方能去伪存真。

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

可如今此事竟发展如此迅速,着实不太对劲。

林黎并不知晓自家主子的想法,只明显有些兴奋。

因着太子被禁,齐王府也水涨船高。

不仅下人们个个变得趾高气昂,朝臣们暗中换了风向,就连太医院的太医都忙得脚不沾地,生怕治不好他那个体弱多病的小世子。

反倒把萧珩这个礼郡王放到了一边。

抢太医之仇,不共戴天。

现下那边终于倒了霉,林黎想不高兴都难。

“是在办宴。”他语速欢快。

“这倒不是什么秘密。听说折腾了这些日子,齐王世子的病终于大好了,齐王殿下高兴得很,所以昨日才大宴宾朋。”

“可惜正高兴呢,就被王统领搅了局。”

林黎说着,意犹未尽地叹了口气:“不过后头的事,属下便不清楚了,还得等您进宫之后才能知晓。”

此番应召入宫,明旨不可带人随行。

萧珩跟着引路的太监迈步至启元殿时,三皇子楚王萧辞、五皇子恭郡王萧宁已在其内。

自七皇子始,后头几个年岁都还太小,话都说不利索,自然没来。

萧珩客客气气地给两位皇兄见礼。

正要坐下,就见恭郡王萧宁不客气地朝他看了一眼:“六弟姗姗来迟,是府上有什么要事不成?倒叫我们兄弟好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