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67黄巾再起!(2 / 2)

加入书签

除了上党郡之外,汝南葛陂再起!刘辟、龚都等人为首领,在汝南攻城略地斩杀诸多官吏!

颍川也同样爆发了起义,首领为何仪,何曼,黄邵等人。

这两股都在豫州,两股势力居然还汇合到了一起,声势极其浩大!

他们都打着要北上投奔陈烨的旗号,正在向北挺近!

除了豫州之外,还有青州,徐州黄巾起义也再次爆发。

这次除了这些地方之外,还有巴郡、益州的百姓马相、赵祗等于绵竹起兵,自称黄巾。

一时间,黄巾军再次遍布天下,大汉王朝再次被狠狠的撼动!

对于这些起义军,大多都是打着黄巾军旗号起义,想要拥兵自重,与朝廷抗衡,和陈烨的黄巾军差别很大。

虽然这些黄巾军都有派遣使者前来联系陈烨,但他们派来的这些使者能不能到并州都还两说,而到了并州见了陈烨的,大多都是来谈条件的,陈烨才不会惯着这些人!

当然,也有是真正诚意的想要归顺陈烨的,比如豫州的刘辟,何仪等人。

对于这些愿意归顺的,陈烨自然举手欢迎,并派出道使和使者前往他们的军中传授道法和作战经验,帮助他们对抗汉军。

因为各地动乱越来越多,大汉已经分身乏术,若是再不拿出相应的对策,这天下迟早分崩离析。

而这时,一人站出来向刘宏提了一个建议。

此人正是从冀州牧回到京城担任太常的刘焉!

刘焉以天下兵寇不息为由,上书皇帝刘宏,请刘宏改刺史为州牧,史称废史立牧!

以前刺史只有监察职能,而这么一改,州牧便拥有了一州之地的军政大权!

当然,担任州牧的必须是汉室宗亲或者朝中可以信任的忠臣担任,这样便有利于州牧在地方招兵买马,以此来平定地方叛乱。

刘宏在中后期虽然昏聩,但他可并非傻子,前期他可是利用宦官除去了把握朝政的窦武、陈蕃等权臣,得以收回权利。

以他的聪明才智,不会看不出如此做的弊端!

如果听了刘焉的提议,一定会造成地方割据,诸侯并起。

但刘宏还是同意了刘焉的提议,可能他觉得刘焉,刘虞,刘表这些汉室宗亲能够将这即将倾倒的大汉天下再匡扶起来吧。

除此之外,汉廷还在西园成立了一支新军统帅部,这支新军共设置了八校尉,此正是大家众所周知的西园八校尉。

今年,可以说是风云巨变的一年!

将大汉未来这数十年的走向都改变了!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汉廷重新任用皇甫嵩为征讨西凉叛军的统帅,继续对西凉叛军的征讨。

幽州的张纯、张举等人在公孙瓒的征讨之下,势力日渐衰微,不过这两人逃到了鲜卑的地盘上去投奔鲜卑了,公孙瓒率兵追击,被丘力居围困在管子城两百多天。

这还是因为丘力居没有粮草了这才放过了公孙瓒。

这一年,任由天下怎么变化,陈烨这边倒是颇为平静。

只要汉军和胡人不来进攻他,他就埋头发展,广积粮高筑墙,以等待时机!

在这一年里,他利用开放的互市从匈奴、鲜卑、乌桓那里换来了不少战马,牛羊。

战马可以扩充骑兵,羊主要是用来吃,而牛则是用来耕地。

除了这些之外,陈烨还鼓励百姓家中养猪,牛,羊,鸡,鸭等等家禽家畜。

因为陈烨税收少,百姓每年收成的粮食除开纳税的余下来粮食人也根本吃不完,一些糟糠和农作物的秸秆便可以用来养这些家禽家畜。

这样便能改善百姓的生活,吃得起肉干活才有力气,士兵的身体素质才能提升上去。

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并州黄巾军已经从原来的三四十万兵马扩充到了七十万!

其中雁门郡十五万,太原郡三十万,井陉七万,南太行八万,西河郡十万。

当然,这些兵马是包括了所有兵马,包括常备兵,专门负责后勤的民夫等等。

实际上能够随时调动出征的兵马其实也就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

因为要进行土地分配,所以在分配之前必须要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根据普查的结果得知,陈烨治下的百姓现在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万!

这可不是在学褚燕,明明只有二三十万人,却对外号称有百万之众!

光光只是雁门、太行两郡的人口的确达不到千万,但在太行山中还有数百万流民呢!

加上太行山中所有人,的确已经突破千万了。

这人口听起来还挺多的样子,但比起后世根本不算什么。

要知道在后世光光太原一个市,这一片地方就已经有五百多万人了!

陈烨现在所占领的地盘已经比晋省的面积还要大一些,这点人口真不算多。

经过这一年的积累,粮仓之中已经堆满了粮草,武库之中全都是刚刚打造出来的崭新兵器。

从士族豪强家中搜刮来的那些金银财宝,天材地宝,神兵利器耳陈烨都物尽其用,钱财全都用在了建设上,天材地宝则是被炼制成了丹药。

陈烨丹药和兵器拿出了一些赏赐给了有功的将领。

除此之外,还有从各家之中搜刮来的武学秘术。

陈烨专门在城中建造了一座楼阁,命名为武神阁,将得到的武学秘书全部都存放到了这里。

不过这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进去,只有在战斗中获得了功勋,在训练中表现突出,天赋异禀的人才能进入其中学习里面武学秘术。

有了武神阁,陈烨便能培养出一批实力强大的中低层军官,让军队的实力得到大幅提升!

如今吗,并州黄巾军粮草充沛,兵甲已足!

只待天下大变,便可出兵南下中原,夺取天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